-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春(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毛泽 东词二首》课件1
写作背景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读一读,说一说 华北地区,大雨滂沱,海面上卷起滔天的白浪,打渔船正迎着风浪在秦皇岛外的海面上打渔。只见一片汪洋大海,全部打渔船都不见了,他们现在驶向哪里去了呢? 在一千多年前,曹操曾跃马扬鞭,经过这里的碣石山,留下了诗篇《观沧海》。现在又是“秋风萧瑟”的时候了,可是今天的社会,比起当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上阕写景,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整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2、下阕抒情,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你怎样理解 “换了人间”? 4、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自主探究 领悟意境 试一试 1、“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的 是( )写得( )。 2、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 3、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 ( ) 的思想感情。 曹操 《观沧海》 换了人间 歌颂新时代新生活 赏析曹操《观沧海》,试比 较两首诗词的异同。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赏析 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基本上平定了中国北部。这首诗是曹 操在行军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 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是我国写景诗中最早的名作。 开头两句,叙写游览的地点,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写观海所见景物。从 “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写诗人观海所见。一个“何”字写出了游客惊叹的神情; 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日月之行,若出 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 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吗? 这首诗的重要特点是借写景来透露感情。全诗写景,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 但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和远大的抱负。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 10月7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红军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 六盘山》 清平乐,浪淘沙是词牌名,是 决定音韵和格律的。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 六盘山》 望断:久久地望着,直到看不见,望尽。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 漫卷:遍卷、席卷。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缚住:擒住。 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作者自注:“苍龙,指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时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 25太阳是大家的doc (十三).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23我 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 (一).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23我 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 (三).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23我 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 (二).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23我 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 录 22月球之谜doc (一).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 录 21太阳doc (一).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 录 22月球之谜doc (三).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 录 22月球之谜doc (二).doc
- 2016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 录 22月球之谜doc (四).doc
- 2016春(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毛泽 东词二首》课件4.ppt
- 2016春沪教版语文六下《春天,春天,在na里》ppt课件1.ppt
- 2016春(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毛泽 东词二首》课件3.ppt
- 2016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第1单元 1《山中访友》(一).doc
- 2016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第1单元 1《山中访友》(二).doc
- 2016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第1单元 2《山雨》(一).doc
- 2016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第1单元 2《山雨》(二).doc
- 2016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第1单元 3《草虫的村落》(二).doc
- 2016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第1单元 4《索溪峪的“野”》(一).doc
- 2016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第1单元 4《索溪峪的“野”》(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