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宗教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宗教概述 二、中国的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日本的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四、美国的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五、不同国家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异同 一、宗教概述 宗教的定义 宗教的构成 宗教的功能 1、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具有明显的超验性。 2、宗教的构成 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 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对象(教主) 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 3、宗教的功能 宗教的政治教化功能 宗教的精神(或思想)舒缓作用 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宗教的阶级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二、中国的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及特点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特点 (三)中国的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1、中国宗教概况——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地。 创始人为释迦牟尼,大约与孔子同时。 佛教向两个方向传播。 向南至印度南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地; 向北有两支,一支经克什米尔、中亚细亚、新疆到中国内地,然后再传至朝鲜、日本,称为汉地(传)佛教,另一支从尼泊尔传到西藏、青海、内蒙、四川、云南甚至到蒙古、远东等地,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中国宗教概况——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 道教最初产生于秦汉时的神仙方术。 东汉末年有张陵、张衡、张鲁倡导“五斗米道”,信奉老子的《道德经》。 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发生重大变革,形成了影响后世重要的两大道派——全真道和正一道。 儒家是不是一种宗教? 宗教的根本特征在于其“超验性”。 来世、轮回、地狱、天堂 儒家的突出特点在于务实,在于对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论证和维护,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2、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的特点 宗教进化不充分。 无力排除异教;没有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宗教的多元性。 儒、释、道三教并存 中国宗教保持着造神机制。 存在众多神仙,人人皆可成佛成仙。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 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一再强调宗教是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思想性质的问题”。 毛泽东关于宗教是文化的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的集中体现。 三性论(群众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是中国宗教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 这里讲的宗教价值是指宗教的功能、作用意义上的价值。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一方面强调共产党员绝不能赞同唯心论或宗教教义,一方面又主张“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 提出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产生与存在的根源以及宗教的消亡等问题。 毛泽东说:“宗教的消灭,只有在人类消灭了阶级并大大发展了控制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时候,才有可能。”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指出:“解决宗教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事业的逐步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逐步发展,逐步地消除宗教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 (三)我国的宗教和思想政治教育 1、我国的宗教的总特征——宗教适应观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3、我国的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4、宗教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 江泽民全面阐明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他强调 “适应”的含义:“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一直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宗教工作问题提出:“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