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雪英五年级语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2016年中年以上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
课题 《守株待兔 》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授课教师 李雪英 课时 1 课型 讲读课 授课时间 4月27日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课文为载体,拓展视野,积累词语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学生可以通过注解理解寓言故事的意思,但寓意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领悟。
学情分析:
学生领悟能力较差。但课前做了准备和充分的预习,课堂设计坡度合适,难点容易突破。
教学目标等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守、窜”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丢、此”等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4、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二、教学重点: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阅读法 积累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积累寓言故事(生)
(以下表格式教学过程共预设5个教学环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参考时间
(一)
复习: 什么是寓言?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利用人物,植物,动物,用借喻、拟人的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2、学习寓言的几个步骤?
3、背《刻舟求剑》,说寓意。
5
分
钟
(二)
新授:
《守株待兔》
2、根据注解,翻译成现代文。
补充注解:
守株待兔
守:守在哪里?(树下)怎样守?(释其耒而守株)
株:什么位置的株?(田中株,有耕者)
为什么做这个交代?(平时劳作累了,在树下歇息,现在待在树下,看着田地疯长不管形成鲜明对比。)
待:为什么等待?(冀复得兔)结果怎样?(身为宋国笑)
兔:什么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体会寓意:讨论:为什么身为宋国笑?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存有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1、读原文检查,要求正确,流畅。停顿正确。
易错读音:
3、自己说,小组说,大家补充
4、质疑,解疑。
5、体会原文寓意
20
分
钟
(三)
拓展 通过这两篇寓言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个道理。也更是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一个深刻的为人做事的道理,利用比喻,拟人的写法,构思一个简短移动的小故事里了。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最早的就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农夫与蛇》就是流传最广的一篇(放动画).中国的寓言起源于春秋时期,与古希腊寓言、印度寓言并成为世界寓言文学三大起源国。我们中国的许多四个字名称的寓言故事,经过历史的进程,慢慢演变成了成语。
2、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是四个字。比如:
狐狸与乌鸦被同伴驱逐的蝙蝠
3、、交流含有动物名称的寓言故事:
展示写在纸上的,这些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还配了图,虽然文笔略显笨拙,但点出了语言的重点。
(2)图片两个,视频一个
。
《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3)小组介绍自己的寓言故事,要求原文,译文,寓意。表达流畅,倾听认真
18
分
钟
(四)
总结: 寓言有一定的道理和教育性。只要你好好的体会理解你就会明白它的含义,去获得人生的哲理。同时,在对原文的阅读中,体会古文诵读的抑扬顿挫;在对原文的翻译中,对比,体会古今汉字的不同含义;让我们一起爱上它,学习它,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分
钟 板书设计:
守 株 待 兔
不 能 不 劳 而 获
学习效果评价 良好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与以往教学设计比,此次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学生质疑问难后,我便请学生带着“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边等野兔”这一问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请学生从他的想法上谈一谈这种不劳而获的高兴心理,随即揭示出他的想法对不对?继而让学生得出种田人捡到野兔是碰巧的事。(2)请学生细读第一段划出有关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忽然”“窜”“撞”这几个词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惊慌失措的原因,继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险的事,碰死在树桩上纯属一件巧合的事,“巧合”换个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偶然。”接着便让学生谈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顺理成章再让学生划出表现他不知是偶然发生的有关语句。(3)以课文为载体,拓展积累。
设计课堂教学后十分钟为:
你还知道哪些跟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有很多最后演变为成语。
你还知道来自寓言的哪些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这样,就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 诊断学-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ppt
-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