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课 木兰诗-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解析版).doc

第08课 木兰诗-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8课 木兰诗-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解析版)

第二单元 第课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ù)朔气(shuò)复唧唧(jī) B可汗(hán) 鞍鞯(jiān) 鸣溅溅(jiàn) C燕山(yàn)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D胡骑(qí) 戎机(rónɡ) 傍地走(bànɡ) 【答案】 【解析】B项,“溅”应读jiān;C项,“燕”应读yān;D项,“骑”应读jì。 2.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答案】A .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答案】B .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A.拟人比喻夸张复沓 B.互文、排比对偶比喻对偶 C.比喻对偶夸张对偶 D.互文、对偶顶真拟人复沓 【答案】D .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答案】C .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答案】C .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答案】C .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答案】A .对《木兰诗》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用对偶夸张的手法,从侧面写出木兰英勇善战,战功赫赫。 B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方民歌。 C诗中东、西、南、北四句排比,把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他们操办急切而又井然有序。 D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而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却写得比较简略。 【答案】 【解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所以B项错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了“草圣”的卓尔不群。 B.自从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那些遭到伤害的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别具匠心的工艺美术品,令人大饱眼福。 D.捺山的清明前新茶配上石柱山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B 【解析】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那些动物本来就是活的,所以用在此处不合适。 11.“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古人就有这样的慨叹,豫剧《花木兰》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段也有“这女子哪一点不如儿男”的唱词。这样看来,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可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妇联不久前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下发了1300份调查问卷,在回馈的1100多份答卷中,有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被调查者指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 材料二小郑是安大外语系一名优秀的毕业生,相貌出众的她想应聘一家旅游公司的导游工作。该工作有五个人竞争,包括三名男生。旅游公司最终录用了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小郑的一名男生。“我落选的根本原因是我是女生。”小郑很委屈。 (1)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目前我国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解析】这两则材料都是说明女生找工作难的问题,材料一是通过数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