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荆楚游历荆楚文化对诗歌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中原文化与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彼此融合,形成灿烂多姿的中华文化。李白是一位天才诗人,他五岁就开始学习计算年月日的历学,十岁便熟读诸子百家的著作。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影响。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地域文化特别是荆楚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象何光岳的《楚源流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张正明的《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楚文化研究会的《楚文化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而将李白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当首推蒋志先生的《李白与地域文化》一书(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正如薛天纬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言,蒋志先生的这部著作用力甚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我的同事在编写《李白在安陆》一书时,即已将“李白与荆楚文化”的论题列入该书的内容。时隔三十年,重新拾起这一命题,敷衍成篇,以算是弥补《李白在安陆》一书的缺憾。一、荆楚与荆楚文化荆,是一种落叶灌木。《说文》:“荆,楚木也。”许慎《说文解字》曰:“楚,丛木,亦名荆也。”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沈括《梦溪笔谈》云:“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据此可知:荆就是楚,一木两名,或称为荆,或称为楚。在历史文献中,荆与楚合称,最早见于《诗经?商颂?殷武》篇:“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荆”作为正式的地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篇:“荆及衡阳为荆州”。相传禹分天下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当时的荆州指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楚,既是民族概念,又是国家概念,也是地区概念。周朝封楚国先君熊绎于丹阳,国号为荆。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荆为楚。据《史记?孔子世家》: “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夏商之际,中原地区斗争激烈,鬻熊参与了灭商的活动。鬻熊死后,到熊绎时,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并有明确的姓和都城。所以,此时才有“楚”这个正式的国号兼族名(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楚国初建时,还是个“蕞尔小邦”,方圆还不到一百里,土地贫瘠,稍有特色的产品只有茅草、桃木弓、荆条箭。楚国国君的政治地位很低下。《国语?晋语八》记载:“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这是说,在岐阳盟会上,楚国国君熊绎管理置茅缩酒,并与鲜卑酋长一起“守燎” 。“守燎”是替大会守护祭神的火堆,没有资格参加诸侯盟会。这次盟会后,楚国国君深感国力强大的重要,他认为楚国太小了,实力太弱,不受人尊重。他号召全国国民要化屈辱为力量,上下一心,艰苦创业,使楚国尽快发展起来。《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了楚人对这段历史的回忆:“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筚路,是指柴车;蓝缕,是麻织物做的衣服,已穿旧或破了。筚路蓝缕就是推着柴车,穿着破衣服,上山砍柴垦荒,发展生产,扩大疆域。从熊绎开始,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国力不断增强,疆域不断扩大,先后并吞了六十多个国家,由一个方圆不到百里的小国发展成为泱泱大国。楚国的强大,除艰苦创业外,政治体制的改革,也起了显著作用。楚国县制的创立,是楚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继攻战争霸,夺取他国之地后,即设置县作为行政管理机关。春秋诸国中,采用郡县制最早的是楚国。楚国在行政制度上建立直属于国君的行政区域——县,当自楚武王始。《左传》鲁庄公十八年载:“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楚武王灭权置县,当不出其在位(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的50年内。“尹之”,当以权为楚县,斗缗为县尹。权,子姓,商武丁之后裔,是历史悠久的古国。安陆是楚国最早实行郡县制的县之一。安陆为古郧国地,楚何时灭郧为县,史无记载,但至迟不会晚于钟仪被封为郧公之时。《左传》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按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高祖初称沛公,太上皇父称丰公,皆楚之遗名,此县公之公也。”杨伯竣先生认为:此时“郧已早为楚所灭,变为一县了”(见《春秋左传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现实、特别是经济现实的反映。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文化”除指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外,还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