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21.《斜塔上的实验》.doc
21.斜塔上的实验
课型:新授课 执笔:岳彩燕 审核:耿广霞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的精神,激发热爱科学的激情。
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方法。
【学习重点】
1.体会巧妙的文章构思。
通过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写人物传记的文章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不采用时间顺序来写,而是从怎样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入手,更具体清晰地感受人物风采。
2.品味文章准确的语言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悟,体会人物传记的人物魅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搜集有关伽利略的生平资料或主要的科学成就。
2.熟读全文,谈一谈你眼中的伽利略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二、合作学习
(一)预习交流
阅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写了伽利略哪两项科学发现?伽利略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二)合作探究
1. 想一想当时伽利略科学发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认为伽利略在科学道路上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本文写了伽利略得哪些事迹?其中哪些详写?为什么这样写?
(三)拓展延伸
作者是采用先写趣事,再写小时侯,再写斜塔上的实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好还是按时间顺序写好,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结合学习目标,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三、达标测评
(一)基础题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佛(? ?)( ) (2)折( ??)(? ?)
(3)倔(? ?)( ) (4)稽(? ?)( )
2.下面句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在摆动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
B.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C.在游戏时,他制作了各式各样粗糙的像车、船、风车之类的小玩意儿。
D.乌云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一会就布满了整个天空。
推荐阅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旬的著名数学家:步履矫健,连小伙子有时都赶不上;思维敏捷,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思绪。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A
虽然是杰出的数学家,但吴文俊小时候却喜欢看历史书籍,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老师的精彩课程,改变了他对数学的看法。大学三四年级时的刻苦钻研,更使他打下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日战争,吴文俊在中学默默任教了5年。此后,和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结识,使他走上了拓扑学研究之路,并以自己的天才和功力很快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一发不可收拾。半个世纪里,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和中国数学史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世界级贡献。他的成就奇迹般地大大缩短了中国近代数学与国际间的差距,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位于中关村腹地的吴文俊的家,朴实无华,五个居室里几乎摆满了书。古今中外的书包围着一张陈旧的藤椅、一张斑剥的书桌和两台电脑,这就是吴文俊的工作间。吴文俊78岁的老伴陈丕和捧出了一叠获奖证书: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这次是他第8次获大奖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携手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陈丕和最了解吴文俊,淡淡数语,仿佛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解,“他是一个搞学问的人,一心只搞学问。”
剑兰、龟背竹……盎然的绿色使房间里充满了温馨和暖意。五六十年代添置的红木家具虽然显得陈旧,但图案依旧精美,见证着这个家庭的风霜雪雨,见证着吴先生的攀登科学之路:即使在六七十年代,受到冲击的吴文俊 仍然抓紧时间从事科研。科学的思维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过。
B
在吴文俊的学生、中科院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主任高小山的眼里,“吴先生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是创新的典范,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尊重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长,更因为他的人品,因为他的学问。”
早在半个世纪前,吴先生就把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拓扑学研究继续推进。45年前的1956年,37岁的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当时的“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年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如果换一个人,靠这个都可以吃一辈子了。”高小山说,“但早就功成名就的吴先生没有就此停止,而是一直向数学的未知领域进击,总是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列。”
刻苦研究中国数学史,下工厂体验计算机的巨大威力,他孜孜不倦地思索数学发展的方向。吴文俊深切地感受到: “对于数学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不可估量的方面是计算机对数学带来的冲击,在不久的将来,电子计算机之于数学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专题19 鱼我所欲也 测(学生版).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一单元测试题 测(学生版).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三单元测试题 测(学生版).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二单元小结.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二单元测试题 测(学生版).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五单元小结.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五单元测试题 测(学生版).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六单元小结.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六单元测试题 测(学生版).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第四单元小结.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23.《科学24小时》.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24.《山市》.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26.《郭沫若诗两首》.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27.《女娲造人》.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28.《盲孩子和他的影子》.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3.《在山的那边》.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30.《古代寓言两则》.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4.《生命的意义》.doc
- 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鲁教版五四制)上册导学案:5.《童趣》.doc
- 2015-2016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直属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