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世纪金榜》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2.2.4思想情感的品味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世纪金榜》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2.2.4思想情感的品味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世纪金榜》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2.2.4思想情感的品味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稳达标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11分) 渔  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诗以空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本诗中的渔翁形象显得洒脱不羁,悠然自得,俨然是神仙般的生活。 【解析】选AC。A项应是以时间为序,C项说“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错误。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渔翁的形象可以从“晓汲清湘”“燃楚竹”“傍西岩宿”“日出不见人”中得知其自由与悠闲,写出了他的洒脱不羁、悠闲自在。 答案:《渔翁》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形象。(2分)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鱼,悠闲淡然。(2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2分) 二、(2017·怀柔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张元干①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②。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③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④,听《金缕》。 【注】①张元干,南宋初爱国词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向金屈辱求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字邦衡)因上书请斩秦桧,被贬为福州签判。绍兴十二年,胡再遭迫害,被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时张元干寓居福州,作《贺新郎》以送胡铨,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②故宫离黍:旧时宫殿长满荒草。③耿:明亮。④大白:酒杯名。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底事”,即何事、为什么,冠领以下三句,是作者伤心的疑问;“昆仑倾砥柱”,指遭逢地震这类的自然灾害。 B.“更南浦”二句,始入送别正题,将送别场面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突出了送别的意义,充满悲壮感。 C.“目尽”二句是说:我们关注的是天下古今大事,怎么能像小儿女那样只顾个人的恩怨呢! D.这首送别词与通常婉约之作迥然不同,满纸忠愤,慷慨悲凉,具有震撼心弦的力量。 E.“聚万落千村狐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金兵横行霸道,肆无忌惮。 【解析】选AE。A项是悲怆的质问;“昆仑倾砥柱”,喻指北宋的灭亡。E项运用比喻手法,狐兔喻指敌人。 ★2.结合整首词,具体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多个方面的,分析的时候必须结合诗句考虑全面。 答案:①对沦陷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深切思念。②对沦陷区惨遭金兵铁蹄践踏的悲惨景象的极度悲愤。③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求和苟安的责问与抨击。④对自己长期报国无门、渐至衰老的悲怆。⑤对好友一再遭受迫害而不平。⑥对胡铨前途命运的牵挂与担忧。⑦对挚友面对厄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