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五十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古诗鉴赏题(二).docVIP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五十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古诗鉴赏题(二).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五十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古诗鉴赏题(二)

五十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古诗鉴赏题(二) 二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潮浇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除此之外,这一“斜”字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3分)   (2)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斜”字与上一句“一宿”呼应,描绘出行人那一宿羁旅愁思不曾成寐的情形,表述出“愁”   的思想感情。   (2)不好。因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星星点点,如何知是渔火?是灯光?唯其如此,却更惹人想象。另外,《枫桥夜泊》用的是重笔,此诗纯用轻笔,两者也不同。   二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山光”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悦”是___用法。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情怀。   参考答案:(1)“山光”句的意思是山中美丽的风光让鸟儿也怡然自乐。(2分)“悦”是使动用法。(1分)(2)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3分,如果不注意到诗中还有“古寺、禅房、钟磬音”,可能会填“向往大自然”或“热爱大自然”之类,此类答案给1分)   二十八、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分)   (2)第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4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2分)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答出两种2分)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2分)   二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9、“地白”的意思是。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   最接近。   20、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诗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19、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呈现白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遥望明月,诗人不禁浮想联翩: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会落在谁家?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意境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蕴藉。   三十、阅读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回答问题。(5分)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4.古人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作者是如何把离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的呢?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4.本是静无一人的酒家环境,诗人进店,一人独酌。离别之际,本来无心饮酒而吴姬“劝”   何等有情。紧接着,加上“金陵子弟”前来相送,更觉情意深长,主客难舍,痛饮千杯。最后引出“别   意”与“东流水”比长较短,这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同属一类。水深情更深,水长   情更长的蕴意便表露无遗了。   三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分析其好处。   (2)全词三见“醉”字,这“醉”中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旦”有“暂且”之意,暂且欢笑,实则流露出“欢笑”背后的愁苦。(3分)   (2)、显然是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3分)   三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的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手持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而急欲施展才能,于一番事业的剑客形象。   三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