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二)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二)
古典诗歌的内容纷繁复杂,很难完全分类,为了讲解和训练的方便,也为了让学生能对诗歌内容有个大纲式的认识,现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等七大类。
在训练时,学生可以借助诗歌的内容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但在具体应答时,还应仔细审题,辨清题目是本文第二部分“解题技巧”中的提示规范、全面的答题。
一、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鉴赏示例:见附录1(06年天津卷)
学生训练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学生训练题2: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
“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
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答案:借代的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
二、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如李白《赠汪伦》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王昌龄的《别刘胥》(“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抒发自己“天生贤才”,却终未被用的激愤;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重在对友人的劝勉;而柳永的《雨霖铃》则重在抒发离愁别恨。鉴赏这类诗必须仔细体味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类型。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鉴赏示例:见附录1(06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西卷)
学生训练题1: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上阕前两句用 ? 的手法,三四句用 ? ? 句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阕借惜春表达了 ? ? 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 ? ? ? ?
这是一首送别诗。“眉眼盈盈处“四个字有两层意思,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比喻 ? 设问或双关 ? 惜别 ? 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一指有着眉眼盈盈的那个人。
学生训练题2: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
答案: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三、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鉴赏示例:见附录1(06年北京卷、浙江卷)
学生训练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湖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作文.ppt
- 2012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那手,那人,那心.doc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1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5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5.1 扩展语句(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2 字形(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5.2 压缩语段(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3.2 熟语(含成语)(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 名篇名句(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三).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二).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古代诗歌整体鉴赏评价.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古代诗歌鉴赏.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古代诗歌修辞手法.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分析表达技巧(一).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诗歌表达方式.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鉴赏诗歌的语言.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