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陆机文赋校释述评-东华大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牧陆机文赋校释述评-东华大学

東華人文學報 第十二期 2008 年元月 頁 197-23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述評 * 許又方 提 要 《陸機文賦校釋》係楊牧取其業師陳世驤的《文賦》英譯Literature as Light Against Darkness 及徐復觀所著《陸機文賦疏釋初稿》為基礎,參考唐朝以降至當 代人所撰各種注疏,斟酌中西文學批評的重要觀念,試為比類校勘,轉益闡釋之 作。它既是第一部結合《文賦》英文譯本與中文傳統訓釋,並匯入西方文學理論 以比較、剖析、判斷,乃至會通的學術論著,故甚具比較文學之內涵;且充分評 述陳世驤、徐復觀兩位學術先進對於陸機文學理念之見解,則《校釋》一書實際 上至少為古今四位文壇前輩(陸、陳、徐及楊牧本人)學思激盪、鎔鑄之萃集, 不僅深蘊重要的學術理念,典範傳承的寓意亦十分深遠,值得向後來學者仔細迻 介。本文擬細讀本書之內容,審慎闡述其中心理念,櫽括其重要文學觀點,並略 評其發明與創見,期能引領學者充分理解本書之精義,與夫《文賦》猶待開拓之 契機。 關鍵詞:文賦、陸機、楊牧、陳世驤、徐復觀、文學理論 詩人,如果願意,無庸置疑地也是最傑出、最適切的批評家。 —陳世驤 That poets, if they choose, make the best and proper critics has always remained true. By Shih-Hsiang Chen 《陸機文賦校釋》(以下簡稱《校釋》)係楊牧先生取「陳世驤先生的英 *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197 東華人文學報 第十二期 譯Literature as Light Against Darkness (一九四八年北京大學出版)及徐復觀 先生著《陸機文賦疏釋初稿》(一九八○年臺灣大學《中外文學》九七期) 為基礎,參考唐朝以降至當代人所撰各種注疏,斟酌中西文學批評的重要觀 念,試為比類校勘,轉益闡釋」,以「期能綜合各家之長,澄清意識」之作。 1表面看來,它似與傳統注釋、詮解《文賦》的著作——如唐大圓《文賦注》、 程會昌《文論要詮》及李全佳《文賦義證》、張少康《文賦集釋》……等—— 性質相去不遠,都是依個人豐富學養,研古判今以試圖闡明陸機(261-303 ) 2 的文學理念者。唯深究內容,卻有其迥異前賢、值得留意的特點,即:它是 第一部結合《文賦》英文譯本與中文傳統訓釋,並匯入西方文學理論以比較、 3 剖析、判斷,乃至會通的學術論著,甚具比較文學之內涵,奇特性不言可喻。 尤可注意的是,楊牧既以其學貫中西之學養介入中國古典文學批評之鉅 構—— 《文賦》—— 的校釋工作,並評述陳世驤(1912-1971 )、徐復觀 (1903-1982)兩位學術先進之見解,則《校釋》一書實際上至少為古今四位 1 見楊牧著,《陸機文賦校釋》(臺北:洪範書店,1985),頁ix ,〈文史哲學報刊本前言〉。下 文凡引此書皆簡稱《校釋》。附識:本文引用前人文句,其有不符現代論文標號習慣者(如 書名號),皆逕改為今人習用之符號,唯一般標點,除原無標點之文言作品外,則仍尊重原 作者之使用方式。 2 歷來關於《文賦》訓釋、研究的專書甚夥,張少康所著《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社,2002 )幾已羅列泰半。國內單篇論文較重要者略舉如下:饒宗頤,〈陸機文賦理論與音 樂之關係〉,《中國文學報》14 冊(1961.4),頁22-37 ;王禮卿,〈文賦課徵〉,《文史學報》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