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轨道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要求._精品.doc

城市轨道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要求._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轨道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要求._精品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朝天门—沙坪坝段) 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 通风空调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朝天门~沙坪坝工程地面高架车站不设空调,有工艺要求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需设置空调。全封闭地下车站采用站台设置屏蔽门的通风空调系统。 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设计依据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2001年版)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 重庆市地方标准 它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设计范围 车站公共区及设备管理用房。 区间隧道、折返线、存车线等辅助线。地下车站和区间 一般要求 在确保通风空调系统功能要求前提条件下,设备选型应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原则。设备均采用成熟、符合消防要求和环保要求产品,原则上不采用试制产品。 空调通风设备选用应留有适当余地,但应避免“大牛拉小车”现象。其中冷负荷安全系数取用1.,空调风量及风机风量、水泵流量安全系数取用1.1,风机风压及水泵扬程安全系数取用1.2。 设备选型和台数设置要考虑系统运行时可根据负荷的变化进行能量调节(冷源能耗和动力能耗),达到节能运行。 冷冻机房位置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地面冷却塔尽可能靠近冷冻机房,以缩短冷冻(却)水供/回水管道长度,减少冷量损失。 区间隧道通风机房、通风空调机房和冷冻机房布置紧凑,并需设计大型设备进出吊孔、运输通道、安装和维修空间。 本系统按远期2037年夏季晚高峰运营条件进行车站空调负荷计算;按远期2037年早高峰运营条件进行人员新风量的校核计算。 注重节能运行,通过合理组织运行模式,节约能耗。注重环境保护,通风空调设备对外界噪声影响满足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 主要计算参数及标准 室外气象参数 地理纬度:北纬29°35’ 大气压力:冬季:991.2 hPa 夏季:973.2 hPa 公共区: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8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31.5; 设备及管理用房: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3; 轨道交通内部设计参数 站厅夏季空调计算参数:干球温度≤30 相对湿度40%-65% 站台夏季空调计算参数:干球温度≤29 相对湿度40%-65% 列车内夏季空调设计参数: 干球温度不大于27 相对湿度40% ~ 65% 区间夏季设计参数:正常运行时 干球温度≤40 阻塞状态时 列车顶部最不利点干球温度≤45 车站冬季设计参数:干球温度控制在12~16之间 设备、管理及办公用房设计参数新风量标准 车站公共区 空调季新风量按≥12.6 m3/h.人计算,且空调系统新风量不小于总风量10%。 当通风系统采用开式运行时,每个乘客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30m3/h;当采用闭式运行时,每个乘客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12.6m3/h,且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少于总送风量10%。 设备、管理及办公用房每人新风量为30m3/h。空气质量标准 轨道交通公共区内CO2浓度不宜大于1.5‰ 轨道交通公共区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应小于0.25mg/m3 风速设计标准 正常运行工况 通风井:4~6m/s 砼风道:≤10m/s 风亭格栅风口:≤4m/s 送/回风干管:≤10m/s(无送、回风口) 送/回风支管:5~7m/s(无送、回风口) 3~5m/s(有送、回风口) 消声器片间风速:≤10 m/s 事故运行工况 区间隧道风速 11m/s 且≥2m/s 钢制排烟干管:20 m/s 非钢制排烟干管:15 m/s 排烟风口:10 m/s.5分钟,其中站厅停留2.5分钟,站台停留2分钟;乘客出站在车站停留时间为3分钟,其中站厅、站台各停留1.5分钟。 (2)人员散热量和散湿量 站厅内(干球温度30℃):显热量32W/人、潜热量137W/人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