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选择题36分练3
高考选择题36分练(3)
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期,一种可耐受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NDM—1”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DM—1”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NDM—1”的核糖体分布在细胞溶胶中和内质网上
C.“NDM—1”在细胞分裂前先进行DNA复制
D.“NDM—1”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且不影响细胞活性
答案 C
解析 超级细菌“NDM—1”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也没有内质网,故A、B项错误;任何形式的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DNA复制,故C项正确;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所以D项错误。
2.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 ℃反应30 min,倒入碘液1 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编号 所加溶液 实验现象 C1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 透明圈直径较小 C2 稀盐酸 无透明圈 C3 稀碳酸钠溶液 无透明圈 C4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 透明圈直径很小 C5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 透明圈直径最大 C6 蒸馏水 无透明圈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C4、C5为实验组,C1和C2、C3、C6均为对照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答案 D
解析 由表中数据所加溶液可知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项正确;1-3和6均为对照,4和5是实验组,故B项正确;实验5组中透明圈最大说明酶活性最高,C项正确;酶在过酸的调节下可能失活,D项错误。
3.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 C
解析 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逆浓度运输Na+,说明Na+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项正确;主动运输的方式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B项正确;当Na+运入细胞液后,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使植物更好地在盐碱地生活,C项错误;由于该载体蛋白的作用,液泡内Na+浓度增大,有利于吸水,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D项正确。
4.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B.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C.生长素的运输和积累与赤霉素无关
D.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答案 D
解析 杨树顶芽本身就产生生长素,其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促进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若一次喷施较多,会造成疏花疏果;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即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植物体内的某些激素会对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包括脱落酸。
5.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丙品系的产生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在培育乙、丙品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无法观察到四分体
D.三个品系两两杂交,子一代都会出现表现三种优良性状的植株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A项错误;乙、丙品系的染色体同其它染色体发生了易位,B项正确;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同源区段可联会形成四分体,C项错误;三个品系两两杂交,由于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一代不全表现三种优良性状,D项错误。
6.昆虫甲和乙是棉田中的两种主要害虫,丙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