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文化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文化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基本单元是数字,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规则是数学的基础。其实在虚拟世界和想象中也有空间和数量关系,同样也要符合数学规则。文学则是以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形式,以语言文字的手段,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的基本单元是文字,文字之间的关系和词法、语法规则便是文字的基础。其实,我借用一个打油诗来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我来自北京周口, 你来自云南元谋, 牵起你毛茸茸的小手, 爱情让我们学会了直立行走。 由此可见,数学与文学是永远分不开的。到底是谁帮了谁,我们是很难说清楚的。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 ”(ji),意思就是带刺的树木的统称,“枣”就是大红枣之类的东西;“棘”就是指野生的小酸枣的意思。这种空间上位置关系,不和我们目前所学的立体几何不谋而合吗?后来,在中国出现了许多名词,比如“二胡”、“三弦”、“七寸蛇”、“九头鸟”、“老百姓”、“千手观音”,甚至中药中也出现了“半夏”等药名,无不与数字有关。于是,数字便成了中国汉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构成了数学与文学结合的基础。所以说,数学与文学自古以来就成了一对不即不离的好朋友,是文学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如果我们天马行空地纵观中国古代的文学,在所有的文章中,列举事物用到了数学,动员群众形成力量的也是数学,制订规划、拟立项目、测算收益,作报告等都离不开数学,并且还要使用具有活力的数学语言。鲜明的数学语言,不仅能使文笔充满活力,言简意赅,而且能使所描述的对象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比如,描写秋天,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真的是一片叶子吗?(一片叶子代表全体,可以看作是集合中的代表元);描写春天,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里的鸭是一只,还是一群?我们不可得知(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鸭子的集合)。我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数学语言,我们所读到的文章会是多么干瘪,文笔会多么地枯萎。我们不难看出,缺少了数学的中国文学是不可能出现的。秦牧在其《艺海拾贝》一书中说:“诗歌中适当地引入数字,有时的确诗意盎然。”将数学与文学的关系描写得入木三分,也就是说“无数则不能成文”。 我们对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细加品味,如果将数字嵌入诗、联之中,有的一副联、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当你在读联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能得到美的享受。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清末年间,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讽刺。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纷纷扬扬,雪花飞舞的场景,确有一翻的诗意,于是明朝的林和靖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看不见。”林逋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纪晓岚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郑板桥 古人的诗,确实是短消息最好的创作形式。至于抄袭不抄袭,就别去管了,稍微换几个字就可以了。他飞到梅花深处,那么我就飞入草丛,你就可以飞入芦花总不见,简单吧?!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明,数学一旦进入了诗词的境界,就会让人变得热血沸腾。 著名的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纪晓岚的十“一”诗。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 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广为传颂的《秀才进京赶考》与《文君复书》,把数学用活,体现了数别具一格的神韵美.《秀才进京赶考》,是说明朝时有一位穷书生,历尽千辛万苦赶往京城应试,由于交通不便,赶到京城时,试期已过.经他苦苦哀求,主考官让他先从一到十,再从十到一作一对联.穷书生想起自己的身世,当即一气呵成: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几十载的人生之路,通过十个数字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了主考官一看,拍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