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备考专项训练:名句名篇
【高考预测】
《考试大纲》对这一部分考查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曾经考过“默写中国名言、名句”这一内容。由于有不同意见,高考就取消了这一内容。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人们逐渐形成了共识: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名句名篇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考试大纲》中又恢复了这一内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考查一般采用填空题这一题型。
【知识导学】
高考试卷上已经出现的名句,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引譬取喻,意蕴丰赡。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这类“名句”具有明晰的象征意义。刘禹锡的诗句揭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李商隐笔下的“春蚕”“蜡炬”是对默默奉献的人们的写真。韩愈的诗句点明了历史潮流的不可阻遏。杜甫的诗句将抽象的听觉形象化。这类“名句”意象丰赡,境界开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命题者青睐。
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马总《意林》)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这类“名句”写的是寻常事物,作者平中见奇,推出新意,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言常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提示真理,给人启迪。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以之勖勉他人鉴戒自身,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益”,亦为命题者看重。
3.言辞警策,辉映千秋。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寄意寒星荃小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脊梁式的人物,彪炳史册,垂范后人,他们表达自己理想信念情操气节的警句,也随着其事迹众口相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们在钦佩其业绩之同
时,也就很自然地记住了其人之“名句”。
4.绘景融情,体物入微。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描绘风花雪月,歌咏湖海山川,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类“名句”融情于景,情景相生,触发读者思绪,引起读者共鸣,颇具艺术魅力,深受人们钟爱,也很容易为命题者注目。
【难点探究】
择取“名句”的几个方面:
1.首选目标: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
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诗词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两个高峰。诸子散文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历代仁人志士立德修身,匡世济民,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时至今日,仍为读者广泛喜爱。唐宋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绝句”,以方寸之地抒写万物,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命题者不可能不去扫视这两个时代两种体裁中的“名句”。
2.重点内容:提高思想素质,增进认识能力方面的“名句”。
读书一为明理,一为识事,在这方面,古人留下了许多箴言。这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一致的。提高人的素质,增进认识水准,是“名句”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3.主要途径:由名人向名句“辐射”,由课内向课外扩散。
“名句”之“名”应当说与“名人效应”密不可分。纵观37条“名句”的作者,没有学生不熟悉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注出处为马总《意林》。其实,此句系马总据《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改)。因此,不妨以学生熟悉的名人为中心,向“名句”辐射。以屈原为例,“屈平词赋悬日月”,但符合上文界定的条件、应为中学生识记的“名句”似乎并不多。“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笔者认为,结合屈原生平,介绍上列课外“名句”,一般地说,检测非教材中的屈原“名句”,不会超出这一范围。
4.基本材料: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名句”。
试卷中的“名句”,突破了背诵课文(或段落)的限制,突破了“基本篇目”的限制,突破了课文文句的限制。举凡知识短文、注释练习中的“名句”,没有轻重之分,都在熟记之列。
【考点透视】
从多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来看,“名句名篇”的考查更加突出“常见”,所谓“常见”,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人们引用,由于新教材规定中学生背诵的篇目大大地增加,考查的范围可能会更加以教材中规定的篇段为主,课外的名句名篇也应该是在阅读和写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三十三 考场快速作文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三十二 打造亮点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二十八 认识考场作文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三十一 作文升格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二十九 审题立意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二十七 科普文阅读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二十三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二十二 散文阅读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二十五 新闻阅读 .ppt
- 语文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专题二十六 报告阅读 .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