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领子女之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领子女之诉

第四章 認領子女之訴 第一節 民國 96 年修法變革 民法第 1067條所規定之認領子女之訴,歷經三次修正(民國 74 年6月 3日、 88 年4月 21日及 96 年5月 23日),以民國 96 年修法 最為重要,不僅將強制認領原因改採概括主義、刪除請求認領 期間之 限 制及不貞抗辯,並增訂死後認領之規定,茲分述如下: 第一項 強制認領原因採概括主義 舊法第 1067條第 1項規定:「有左列情形之一者,非婚生子女或 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請求其生父認領為生父之子女:一、受 胎期間生父與生母有同居之事實者。二、由生父所作之文書可證明其 為生父者。三、生母為生父強制性交或略誘性交者。四、生母因生父 濫用權勢性交者。」民法就強制認領之原因,原採列舉主義,即有第 1067條第 1項所列四種情形之一者,始有認領請求權存在始得請求 認領 1 。 強制認領採 列舉式的規定無異限制非婚生子女尋父的機會,因為 超出該條項所列舉四項事由以外的情形,即使能證明當事人間的血統 1 陳棋炎 ,前揭註85 ,第312 頁 。 85 連繫,亦不能據此請求訴訟認領,對非婚生子女極為不利2 。就第1 款與第2 款來說,證明子女與其生父有血統關係,絕不限於有共同生 活之同居或以文書證明,其他許多方法亦能證明之,例如生父之內褲、 3 其他物品或檢驗DNA更為確實 。而第3款及第4 款之規定無異表示, 僅生父有過錯的情事,始能請求訴訟認領。如生母與生父兩廂情願發 生性關係而分娩子女時,生父可擺脫為父保護教養的責任,而該責任 完全由生母一人承擔,且使該非婚生子女註定無父的命運4 。 立法政策上雖限定符合列舉原因始得請求認領,但於實務案例上, 縱使生父有民法第 1067條第 1項第 1款至第4 款所列舉之請求認領 法定原因,法院亦不隨而立即作原告勝訴之判決,反而依職權調查被 告與非婚生子女間,有無血統連絡之事實,由此觀之,關於請求強制 5 認領原因,採取列舉主義,實質而言已無必要 。 因此,民國 96 年修法時,廢止列舉主義改採概括主義,修正第 1067條第 1項規定為:「有事實足認其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 ,非婚 生子女或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其理 2 戴瑀如,前揭註58 ,第95 頁 。 3 戴東雄,前揭註29 ,第14 頁 。 4 戴瑀如,前揭註58 ,第95 頁。 5 張瓈文,前揭註53 ,第90 頁 。 86 由謂:「按諸外國立法例,認領已趨向客觀事實主義,故認領請求, 悉任法院發現事實,以判斷有無親子關係之存在,不宜再予期間限制, 爰修正由法院依事實認定親子關係之存在…」6 故在新法之下,強制 認領,悉由法院依事實認定親子關係之存在。且以今日醫學科技之發 7 達,藉由 DNA科學鑑定方法,亦不難認定親子關係是否存在 ,舊法 採列舉主義之規定 ,已無存在之必要。 第二項 刪除請求認領期間之限制 我國於民國74 年6月修法前,對於認領請求權原本規定 ,自子 女出生後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74 年6月修法後,民法第 1067條第 2項規定:「非婚生子女自成年後二年間或生母及其他法定代理人自 子女出生後七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該次修法雖店長了請求認領之法 定期間,增列非婚生子女成年後亦有二年之請求權,但仍剝奪未於期 間內請求認領,而有真實血統連絡之非婚生子女,對生父請求撫養之 權利,其限制之原因大抵在於身分關係安定之要求,及伴隨之婚姻家 庭和平,且基於當時之立法背景,請求認領係採列舉之法定原因下, 若不對其行使期間加以限制,則年代久遠,立證困難。立法者為使訴 訟之順利進行或易於發現實體之真實起見,故對於行使期間予以限制 6 張瓈文,前揭註53 ,第91 頁 。 7 陳棋炎 ,前揭註85 ,第31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