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PDF

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

Tsinghua Law Journal 清华法学 Vol. 5 ,No. 2 (20 11) 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李海明* , “ ” , “ ” 摘 要 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中 制度化的 工人 逐渐弱化 契约化的 雇员 迅速 强化, “ ” “ ” , 劳动者身份认定以 劳动关系 和 劳务关系 的区分步入司法实践 却出现了法律制度上的 , 。 劳动者与社会观念上的劳动者错位的现象 劳动关系理论的偏差与劳动者理论的缺失凸显出来 从域 , , , ; 外理论发展来看 无论从属性理论 还是独立合同人理论 均不拘泥于合同形式 无论经济上的从属 , , , , 性理论 还是半依附性理论 均着眼于探究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且不断纠正制度与观念之间的偏差 。 ( 并有放宽劳动法上劳动者之趋向 深究从属性或依附性的逻辑可见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本质为工人 产 )。 , , , 业受雇人 厘定我国劳动者从属性理论 应该祛除合同理论的干扰 把握劳动者的本质 进而在具体 、 。 的就业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以及劳动程序制度中塑造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者 从属性 雇员 工人 引 言 “ ” , “ ”、 “ ” 劳动者 是劳动法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属于同 劳动关系 劳动权 处于同位次的 , 。“ ” 基本概念 这些词汇都可成为诠释劳动法学的关键词 劳动者 在劳动法上的整合作用甚至达 〔1 〕 , “ ” , “ 到可以为劳动法正名的程度 即劳动法应称为 劳工法 更为体贴 目前大陆学者虽无 劳 ” , “ ” 。 , “ 动者法 之提法 但是劳动者法之文义妥当性足见 劳动者 之于劳动法之意义 然而 劳动 ” 。 , “ ” 者 作为法律术语在劳动法上的严肃性与学术性又显然不够 一方面 劳动者 替代称谓甚 , “ , 、 , , 、 多 既有个别意义上之称谓 如受雇人 雇员等 也有团体意义或总括范畴之称谓 如劳工 *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2008 级博士研究生。 〔1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