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 苏教版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 必修二 《阿房宫赋》、《六国论》.docVIP

(语文)《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 苏教版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 必修二 《阿房宫赋》、《六国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 苏教版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 必修二 《阿房宫赋》、《六国论》

学案2 必修二 《阿房宫赋》、《六国论》 [学案目标] 1.系统归纳两篇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并“瞻前”而“顾后”,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2.背诵其中的主要段落,对关键句进行精准翻译。3.把握重要的古今异义词——古今同形异义词。 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患 ②使 ③暴 ④举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再:两次。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①两个“厌”都是满足;③两个“速”都是邀请,前一个是形象的说法,招致;⑥两个“却”都是使退却,打败;②中分别是喜欢、爱惜;④中分别是大概、危险;⑤中分别是或许、有人。 4.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其义。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待 ②未云何龙:名词作动词,出现龙 ③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守正义 ④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歌、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琴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项……的样子/助词,不译。B项均为表示转折的连词。C项比/表动作行为的对象。D项凭借/因为。 6.写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判断句 ②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③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 ④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短语后置句 7.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字。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④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⑤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一)“可怜”“与”的理解 1.解释下面句中的“可怜”。 ①可怜焦土:可惜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值得同情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可爱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动词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和,介词 ③则与一生彘肩:给予,动词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和,连词 ⑤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和,连词 ⑥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赞成,动词 ⑦无乃尔是过与:吧,助词 ⑧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给,替,介词 ⑨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和,介词  “与”作介词与连词时,意思相同,都是“和”“跟”的意思,只是词性难以区别。这是掌握“与”字的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如何区分呢?颠倒前后语序,意思不变的,是连词,反之则是介词。 (2)演练体悟 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①2014年山东卷第10题A项 答案 不同 解析 介词/连词。 ②2009年安徽卷第5题D项 答案 不同 解析 介词/连词。 (二)如何掌握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实词 从大范围看,古汉语中存在而现代汉语仍保留的词语都可看作古今同形词。其中包括单音词如“山”,也包括双音节词如“成立”;既有实词,也有虚词。这里主要谈双音节实词。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同形同义,如“可怜”“可以”“逦迤”“戏弄”等。这不是重点。 ②同形异义。看起来与现代双音节词完全一样,但它是两个词,须要拆成两个词。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普遍存在,因而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 3.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解释其义,并体会其特点。 ①其实百倍:其实,它的实际数量 ②思厥先祖父:祖父,祖辈与父辈 ③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慧,力量 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成例 ⑤而气候不齐:气候,天气 ⑥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指出来给……看 ⑦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进,走上前进献 ⑧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内亲外戚,内外亲属 ⑨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山东,崤山以东 ⑩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细说,指小人离间之言  这种古今同形异义实词一般说来,很少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故在翻译时一定要拆成两个词翻译。它们如果出现在句中,往往是得分点,须格外留心。 4.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古今同形异义词现象。 ①(清廷)购仰(田仰,人名)妻子急,踪迹至通明(沈通明,人名)家。(2009年江苏卷) 译文:(清廷)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要点:购,悬赏捉拿;妻子,古今同形异义词,妻子儿女;踪迹,名词活用作动词,追踪觅迹。) ②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2008年山东卷) 译文:哥哥(张讷)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要点:无论,古今同形异义词,且不说;归,使……回家,使动用法。) ③“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