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根本原理概论-第四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根本原理概论-第四章.ppt

(2)资本的划分 资 本 (C):只发生价值转移 (V):能使价值增殖 原料、燃料:一次性转移 机器、厂房:逐渐转移 生产资料Pm 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劳动力v m (3)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 =m ÷ v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4)资本划分的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生产自动化条件下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 作 日(小时) 0 4 8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 = 4小时 4小时 = 100% 0 4 8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 = 6小时 4小时 = 150% 2 4 10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0 4 8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 = 6小时 2小时 = 300% 2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 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3、生产自动化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 复杂劳动加大(操作工人、技术发明者) 简单劳动减少 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实质 2、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资本有机构成 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资本积累的实质 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资本积累 源泉 剩余价值 一泉 唯源 2、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美国1949年—1970年,工人实际工资增加46.1%,而洛克菲勒财团的资产却增加了438.2%,摩根财团增加362.3%,花旗银行财团高达870%。 据统计,美国的亿万富王400多个,百万富翁280万人左右,却有近5500万人生活在美国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1998年,美国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所拥有的财富仅占全社会总财富的0.2%。 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只羊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 ‥ ‥ 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 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3)一般价值形式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 ‥ ‥ 1只羊 (4)货币形式 货币是 特殊商品 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 双重使用价值 自然属性决 定 的 使用价值 特殊 商品二因素 价值 使用价值 社会职能决 定 的 使用价值 商品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度量 交换 保存 赊欠 国际 金 银 铸 币 纸 币 电子 货币 货币的形式 2、货币的职能 货币产生后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它将商品二因素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外在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货币产生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贵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币和电子货币等形式。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 决定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 社会分工 私有制 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 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 矛 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不同 利益主体 个别 劳动 具体 劳动 使用 价值 社会分工 社会 劳动 抽象 劳动 价值 W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第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基本矛盾 劳动 二重性学说 W 二因素 商品的理论 价值规律理论 货币的理论 个别 劳动 具体 劳动 使用 价值 社会 劳动 抽象 劳动 价值 W 商品、货币、 价值规律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理论) 亚当·斯密 商品的二因素 大卫·李嘉图 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量 马克思 劳动二重性理论 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