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少精神病学七年制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少精神病学七年制培训资料.ppt

儿童抑郁症(病因) 遗传因素 (1)成人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抑郁症较多; (2)纵向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均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子女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预料的要多; (3)一组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儿童的亲属中,情感性障碍的比例较高。 心理社会因素 (1)亲代对子代的影响,亲代的抑郁症可以影响到子代的生活环境、使子代出现抑郁症状、疏远亲子关系、家庭气氛不和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儿童出现抑郁症; (2)早年急性生活事件、丧失父母、生活困难、逆境、易患素质是儿童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中逆境对儿童的影响不仅是困难,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困难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懦弱的态度和信心不足会促使儿童出现抑郁心情。 (3)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如父母离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战争、身处集中营、躯体虐待、性虐待和心理虐待,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重要致病作用。 危险因素:抑郁症家族史 对收养儿童研究显示增加患病因素8-15倍 双生子研究显示40-50% 有遗传变异 双亲患抑郁症,特别是早年患病的,增加孩子患病因素4-6倍 其他危险因素 在儿童抑郁症中亲子冲突是最危险因素 焦虑症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虐待 性别认同障碍 丧失亲人 病程迁延的因素 亲子冲突 父母亲抑郁症史 共病焦虑症、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物质依赖或PD(人格障碍) 共病恶劣心境“双重抑郁” Greater initial severity (最初的严重程度) 复发危险因素 抑郁亚综合症 亲子冲突 起始症状较严重 虐待史 儿童期 青少年 成人 婴儿期 时间 保护因素 诊断 危险因素 焦虑症 特别害怕 抑郁症 丧失亲人, 受虐待, 慢性疾病 抑郁症 心理社会因素 亲子冲突 抑郁症 NF NF 内化问题 生活事件 抑郁症 基因 抑郁症 基因 NF 认知歪曲 NF 女性 焦虑症+抑郁症 抑郁症 焦虑症+抑郁症 基因 40%-70% NF 家庭 暴力, 缺少凝聚力, 内在问题 抑郁症通路 儿童抑郁症(临床表现) 婴儿期抑郁主要是因为婴儿与父母分离所致,先表现为不停的啼哭,易激动,四处寻找父母,退缩、对环境没有兴趣,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当与母亲重新团聚后,这种症状可以消失,Spitz称为婴儿依恋性抑郁症。 学龄前期儿童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现为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易激惹,可以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睡眠障碍也比较突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一部分患儿表现为头疼、腹疼、躯体不适等隐匿性抑郁症状。 青春前期抑郁症状明显增多,除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滞、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另一类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逃学、说谎、自伤自杀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这种既有抑郁情绪,又存在品行问题的类型称为“抑郁性品行障碍”。 儿童抑郁症特点 临床 常见 重性抑郁、心境恶劣、与躯体疾病/滥用药物或物质有关的抑郁、心理社会性抑郁等 流调资料 抑郁发生率随儿童年龄、性别而不同 特点 小年龄儿童以行为问题为主 常见症状:突发学习/人际困难、拒绝上学、易激惹、表情悲伤、能量不足、孤独退缩、攻击 儿童抑郁症特点(续1) 平均病程7月,40%自己缓解,复发性高,易慢性化 20%MDD 儿童转化为双相情感障碍 预兆:家族史,快速起病的精神病性抑郁,有精神运动迟滞症状,有过度睡眠症状 常见自杀意念/行为 儿童抑郁症(治疗) 心理治疗 环境治疗 药物治疗 首选SSRIs E.g: 氟西汀、佐洛复、帕罗西汀、伏氟刹明、西太普兰、万拉法新 抑制肝同工酶,增加其他药物的血浓度 12岁,起始剂量减半 青少年抑郁急性期药物治疗:10周 药物与自杀问题 抽动障碍 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 运动和发声抽动都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但界限不清。如眨眼、斜颈、耸肩、扮鬼脸等属于简单的运动抽动;蹦、跳、打自己等属于复杂的运动抽动。清喉声、吼叫、吸鼻动作等属于简单的发声抽动;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秽语等属于复杂的发声抽动。 各种形式的抽动均可在短时间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重,在睡眠时减轻或消失。 抽动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 病因 多因素,异源性 神经精神疾病 脑功能与结构研究:前额皮层下通路异常 神经递质研究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治疗 心理社会 减少刺激、歧视 提高自尊 改善人际关系,社交技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