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创公司怎样应对巨头公司.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二、保持平衡——梳理进攻思路,保持进攻的姿态 当 HYPERLINK /enterprise/ 创业公司从最初的初创小公司变成中型公司,就将逐渐进入巨头们的关注视野,你将在对方的视线下移动。此时比保持快速移动更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如何保持平衡。因为你在快速移动避开巨头的同时,有可能会因为平衡不佳而摔倒,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因为无法始终保持平衡而自己打败了自己。 避免因为无法保持平衡而摔倒的最好办法,是案例学习。观察那些规模更大的创业公司的过去,他们曾经产生过什么平衡性问题,他们走过什么弯路,他们的解决方法。据我们的观察,创业公司最容易犯的平衡性问题在团队建设和资本管控层面,因此中型创业公司必须做到在团队、资本层面都保持高度的统一。因为一旦进入正面竞争阶段,靠小的技巧或者动作生存已经很难,只能依靠团队的整体能力和产品的长线战略布局,要找到自己产品的短期、中期、长期价值,并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价值点进行提前布局。对资本的有效管控可以维持团队和长期战略的稳定,稳定的团队及明确的长期战略则可以保证创业公司能够预见和提前解决问题,将一系列中长期的布局在不同的时间点发挥作用。 保持平衡的另外一个方法,是勤加练习。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某个产品有价值,那么就一定会面临竞争,而且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以创业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不仅不要逃避竞争,而且要有意识地选择对手,要跟小型、中型甚至大型的对手不断过招,磨炼团队、磨炼产品,只有经历过不同战争的团队,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更大的巨无霸。做产品的团队,不断上前线打仗没关系,只要你没有死,回来把伤养好了,你会变得更强。 三、借力打力——将竞争对手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创业公司在与腾讯这样的大家伙博弈的过程中,借力打力的关键,是不仅要了解自己,更要了解竞争对手。通过分析对手的商业模式,他们的产品,他们的组织体系等等,找到自己借力打力的着力点。 过去常见的借力打力方法,是站在巨头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站在强大竞争对手的肩膀上,看似弱小的创业公司,得到的回报可能不仅仅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还包括被这样的市场竞争所教育的投资人。类似的还有当创业公司的产品在某个方面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快速利用别人的产品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比如早期的360杀毒,就是与卡巴斯基合作,由卡巴斯基提供杀毒引擎来增强自己的病毒查杀能力。之后当自己能力逐渐提升之后,再考虑通过投资并购,或者是自己推出产品进行竞争。 而寻求共同利益者,俗称“统战”也是借力打力的一种方式。对手的对手,就是你的合作伙伴。利用共同面对具有强大威胁的共同敌人的立场,原来很难谈成的合作,也有可能轻易达成双赢。 根据对手的盈利模式来设计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例如3B大战中,360持续冲击百度的医药市场的广告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移动互联网游戏领域,也正是有着UC和91这样处于第二和第三集团军的手机网游平台,才会逼迫腾讯提高手机网游的分成比例。既得利益的巨头不跟,痛苦,跟进,也痛苦。但是对进攻者来说,这并没有任何负担。 必须说明,柔道战略的运用,只是创业公司面对巨头竞争时所用到的“道”,而在实际竞争中,面对腾讯这样的巨头与创业公司竞争常用的几招杀手锏,也要有相应的“术”来破解。如果有时间,我在之后会再做介绍。 ? 编者注:作者为UC优视联合创始人、产品总裁何小鹏。 创业公司如何应对巨头2——提防七种武器 很多人说中国互联网行业是个险恶的江湖,虽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没有古龙在系列小说《七种武器》里描写的青龙会那么“邪恶”,但人在江湖漂,难免会挨刀。巨头们在与创业公司相遇之时,他们往往也会对创业公司采取以下这些或阴柔、或凶狠的打压/进攻手段: 1、 邀请创业公司产品团队进行交流或访问 2、 以相同的定位,复制并推出产品 3、 使用渠道优势大量推广,占领市场 4、 高薪挖人,破坏团队稳定性 5、 挖角合作伙伴,破坏生态链 6、 破坏创业公司商业模式 7、 打击创业公司员工、投资者、行业信心 这几种手段基本都是大公司利用自己相对创业公司的资金和资源优势设计的,具体何时使用哪种手段,由他们对这家创业公司所做的产品和所处市场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判断而定。柔道策略是应对之“道”,而应对这些手段,需要的是“术”。自2009年以来,我们曾经将以上的种种“武器”都经历过一遍,把心得记录在此,希望能对其他创业者们有所提醒。 武器一:邀请创业公司产品团队进行交流或访问 2009年年初,UC产品团队也曾接到过某互联网巨头的邀约,他们想来公司参观、交流,我当时并不明白他们的目的,很轻易地就答应了。后来才想明白,收到这样的邀请,意味着你的产品已经引起了巨头的注意,而邀请你的团队进行交流只有一个目的——看看这支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