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学习目标 1 正确读记”“伟大、不朽”等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点)。 3 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难点) 作者 臧克家 生平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文学成就:近代杰出诗人、作家,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主要作品:《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 人生格言: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背景 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生字 多音字 近义词 情愿——宁愿 到处——处处 抬举——抬爱 伟大——崇高 反义词 情愿——勉强 抬举——贬低 伟大——渺小 词语拓展 具有比喻意义的词语:牛马 鸡肋 松柏 桃李 杏林 多义词 同音字 主题 主题解说:本文通过对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感悟心语: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么活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从鲁迅先生那光辉的一生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与奉献。一味索取,虽生犹死;甘愿奉献,精神不朽。在胜任的道路上,我们原作一注默默无闻的野草,做一头勤奋的耕牛,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写作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是把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如这首诗的开始作者就把要歌颂与鞭挞的两种人最本质的不同提了出来,一种虽生若死,另一种虽死犹生,鲜明地构成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接着诗歌就顺着这一对比具体进行了描写,第2节从外在表现看:一种是昂头“骑在人民头上”;另一种是俯首“给人民当牛马”。第3节从内在思想看:一种想扬名传世;另一种想作无人知道的小草。第:4节从生活目的看,一种是利己的;另一种是大公无私的。这样的对比,使人物对立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那么,应该怎样运用对比这种手法呢? 建立起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构成对比要素。如 “海真是个多变的怪物。昨天,满眼好似黄滔滔的浊浪,几天后却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的草原”就是通过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来表现海的多变。“对下级道貌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但是他一见到上司,长脸立刻缩短,再一缩,马上变成柿饼,堆下笑容····”是通过“他”见到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不同表现,来反映他的性格特征,效果强烈,如见其人。 共度难关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1)前一种是被人民憎恶的人,后一种是被人民爱戴的人。 (2)前一种是残酷剥削人民的人,后一种是为人民服务的人。 (3)前一种是妄想流芳千古的人,后一种是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4)前一种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后一种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5)前一种是压迫人民的反动统治者,后一种是造福人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6)前一种是损害人民利益的人,后一种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7)前一种是一心追求名利的自私的人,后一种是一心只知奉献的无私的人。 2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一首诗,为什么题目不直接用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而是“有的人”? 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哪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首诗短诗的内容,题目没有用“纪念鲁迅有感”,而是“有的人”。 综合知识全解 国学积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赏析: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比鸿毛还轻。这句话指出了死的两种意义,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的价值。 现代诗歌欣赏 某 人 泰戈尔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爱之神发现了你。 课后练习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