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网
目 录
摘 要………………………………………………………………………Ⅰ
英文摘要………………………………………………………………………Ⅱ
绪 论………………………………………………………………………1
第一章 从建立语文概念出发的结构性材料的选择………………………16
一、高中语文探究教学中的“各种事实”……………………………………16
二、从语文概念到结构性材料………………………………………………20
第二章 从建立语文概念出发的结构性材料的应用………………………30
一、从结构性材料到语文概念………………………………………………30
二、从对话到语文概念………………………………………………………41
第三章 从建立语文概念出发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46
一、语文概念和思维能力培养…………………………………………46
二、从结构性材料到思维能力培养…………………………………………50
结 语………………………………………………………………………60
参考文献………………………………………………………………………63
摘 要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在落实这一转变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将“文本拓展”作为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语文探究教学出现了选用失度、排列失序、应用失机、教学失效等弊端。
本研究以美国教育家兰本达的“结构性材料”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借鉴科学教育的理论成果——“结构性材料”理论和“探究-研讨”教学法,旨在通过应用结构性材料进行探究,建构概念体系的方式改进高中语文探究教学、形成学生思维能力。结构性材料是指儿童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遇到的能够引发持续探究、与所要建立的概念存在相关联形式的教学材料。
选择结构性材料的过程包括:研读文本,明确概念;分析学情,明确目标;明确联系,选择材料。选择结构性材料应符合有效性、趣味性、层次性、限制性、充足性、相关性的标准。
应用结构性材料建构概念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材料引起经历;经历发现意义;结构体现意义;语言表达意义。材料引起经历是指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唤醒对本节课所要形成的概念的既往经历并进行从材料出发的主动的探究;经历发现意义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一系列与初始材料有内在联系的“结构性材料”发现隐藏在材料中的与所要形成的概念有关的内在联系;结构体现意义是指儿童借助彼此存在内在联系、能够相互作用的材料进行更有效地探究和建构概念;语言表达意义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将概念和概念建构的过程表述出来。
在应用结构性材料建构概念时,主要通过“体悟”和“对话”的方式,同时要贯彻引导、研讨、不干涉、反思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探究。在运用结构性材料理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可以采取灵活处理、整合课内材料和以课本为本、整合课外材料两种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概念;结构性材料
Abstract
With the promulgating and applying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igh School (experimental),the learning styles of the students began to transition to autonomy, cooperation and inquiry. To implement this change in teaching practice,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ers generally text expand as the basic philosophy of the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courses instructional design.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inquiry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selection lose arranged out of order, the drawbacks of applications lost, teaching failur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of the American educator Brenda Lansdown from Teaching Elem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