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版 第1章 章末专题复习
(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
[知识结构导图]
[导图填充]
①v0+at ②v0t+at2 ③v2-v
④aT2 ⑤gt ⑥gt2 ⑦v0-gt
⑧v0t-gt2 ⑨-2gh
[思想方法]
1.极限法
2.图象法
3.对称法
4.逆向思维法
[高考热点]
1.速度—时间图象
2.位移—时间图象
3.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4.追及相遇问题与图象的结合
5.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物理模型|思维转换法巧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思维转换法:在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若按正常解法求解有困难时,往往可以通过变换思维方式、转换研究对象,使解答过程简单明了.
1.转换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法
将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速度为零的过程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018·郑州模拟)如图1-1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为( )
【导学号
图1-1
A.v1∶v2∶v3=3∶2∶1
B.v1∶v2∶v3=∶∶1
C.t1∶t2∶t3=1∶∶
D.t1∶t2∶t3=(-)∶(-1)∶1
[题眼点拨] ①“完全相同的木块”说明子弹受阻力相同;②“速度恰好为零”可用逆向思维法.
D [由题意知,逆向思维法分析,子弹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块木块厚度为L,则v=2a·L,v=2a·2L,v=2a·3L,v3、v2、v1分别为子弹倒过来从右到左运动L、2L、3L时的速度.则v1∶v2∶v3=∶∶1.又由于每块木块厚度相同,则由比例关系可得t1∶t2∶t3=(-)∶(-1)∶1,所以选项D正确.]
[突破训练]
1.(多选)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点,后又滑回至a点,c是ab的中点,如图1-2所示,已知物块从a上滑至b所用时间为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1-2
A.物块从c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
B.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C.物块下滑时从b运动至c所用时间为t
D.物块上滑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AC [由于斜面光滑,物块沿斜面向上与向下运动的加速度相同,a=gsin θ,故物块从c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选项A正确,B错误;物块由b到a的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知=,解得tbc=t,选项C正确;由于c是位移的中点,物块上滑过程中通过c点的速度不等于整个上滑过程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2.转换研究对象——将多物体的运动转化为单个物体的运动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1-3所示.现测得AB=15 cm,BC=20 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求:
图1-3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
(3)C、D两球相距多远?
(4)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颗?
【导学号
[题眼点拨] ①“每隔0.1 s释放一颗小球”可用Δx=aT2求解;②“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可转化为单个球运动.
[解析](1)由Δx=aT2得
a=== m/s2=5 m/s2.
(2)vB== m/s=1.75 m/s.
(3)由Δx=CD-BC=BC-AB得
CD=BC+(BC-AB)=20 cm+5 cm=25 cm.
(4)小球B从开始下滑到图示位置所需的时间为
tB== s=0.35 s
则B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三颗,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两颗.
[答案](1)5 m/s2 (2)1.75 m/s (3)25 cm (4)两颗
[突破训练]
2.(2017·淮南模拟)如图1-4所示,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 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g取10 m/s2)( )
图1-4
A.1.6 m B.2.4 m
C.3.2 m D.4.0 m
C [由题图所示的情形可以看出,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与一个小球抛出后每隔0.4 s对应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可知小球抛出后到达最高点和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的时间均为t=0.8 s,故有Hm=gt2=3.2 m,C正确.]
热点强化1|高考常考的三类图象问题
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表示物理过程,并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 第10章 第1节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2节 古典概型.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2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涡流.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3节 几何概型.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2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3节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3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
- 2018版 第11章 实验12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doc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1 Ready Go & Sound 教学设计 沪教版(2025)二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食品添加剂 甲醇钠标准2023年.docx VIP
- 高一语文上学期《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教学课件.pptx VIP
-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化表格.doc VIP
-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试卷含答案.docx
- 《HIV病毒与艾滋病》课件.ppt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因地制宜》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2148-2012.pdf VIP
-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省级选拔模拟卷(三)三年级试题(含解析)2025年5月夏季.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