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六书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六书详解.ppt

六 书 详 解 画鸟为何不点睛——象形字 《红楼梦》里贾宝玉吟过一首描写竹子的诗,其中两句是:“竿竿清欲滴,个个绿生凉”。(义乌,汉代称乌伤县,颜乌) 《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说文》里象形字只有364个。 经过长期变化,很多象形字都变得不象形了,可是,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还没有发生文字体系的大变动。在同一文字体系中,字形的变化是渐进的。因此至今有些汉字还留着一条象形的尾巴,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看出它的影子来。例如: 口、身、耳、手、山、田、井、日、月、水、火、云、雨、电、气、木、禾、竹、韭、果、象、龟、鼠、羽、毛、卵、爪、巾、网、臼、刀、勺、舟、门、回、伞、凹、凸等。 指点所示——指事字 “指事者,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字和象形字不同。象形字是一个独体实物的形象;指事字是在独体实物形象(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或者是纯粹的抽象符号。象形字的特点是“象物之形”,因此一看就知道它表示什么;指事字靠符号“指点”,表意没有象形字那么明显,因而需要猜想。象形字所表示的东西是具体的,整体性强,一般可以单独画出来的;指事字所表示的东西是抽象的,或者虽不抽象,却是局部的,不便单独表示出来的。 《说文解字》里指事字有125个。 (1)“刃”字。甲骨文是在一个“刀”的象形字上,在表示刀的地方加上一个点,指出这里是刀刃。这一个点就是指示符号,因此构成了“刃”字。 《说文解字》说:“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2)“本”字。原义是树根。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树根呢?甲骨文的“本”字是在“木”这个象形字的下边画上三个小圆圈,即指事符号,用以表明这是树木的根部,因而构成了甲骨文的“本”字。演变为小篆字体的“本”字,三个小圆圈简化为一横,故《说文解字》说:“本,从木,一在其下,木下曰‘本’。” (3)“末”字。本义是树梢。在甲骨文中“末”字是在象形字“木”的上部加一个“?”,用以表示在这里就是树木的末梢。金文以后,将这个“?”改为“一”,小篆、隶书、楷书均将短横写长横,下为一弧形或平直的短横。《说文解字》说:“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4)“寸”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和“又”字是一样的。“又”在甲骨文中是像一只右手的文字符号。“寸”字的小篆字体是在象征右手的文字符号的手掌近处,加上一条短横线,这是一个指事符号,表明这里是寸口之处,构成“寸”字。 《说文解字》说:“又,手也,象形。”说明“又”是“手”的象形字。 《说文解字》又说:“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寸”字的本义指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后又引申为形容极小或极短,如:寸步难行、鼠目寸光、手无寸铁。 拉郎相配——会意字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苏轼与佛印的故事:犬与吠、蘇)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这种造字方法叫会意。 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 会意字有两类,一类是异体会意,另一类是同体会意。 (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 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隶变以后简化为“莫”。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如:莫如、一筹莫展、莫不、莫不是、莫非、莫测等。作为本义日落时候的“莫”,后又被新创的“暮”字所替代。 (2)“盥”字。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只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只手的象形伸入盆内,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为明白,左右手在盆中洗,盆中还有水,是“皿”、“双手”和“水”三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隶变以后,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状已写成“皿”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形声字 甲骨文字里,形声字仅占20%,而在《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占总数的82%强;在《康熙字典》中,形声字约占总字数的90%;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所占比例在90%以上。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识字规律: 1,声在形先:“声旁是生母,形旁是晚娘”。 2,从形旁猜字义的诀窍:“擒贼先擒王,认字先认娘”。 在形旁上做文章:南蛮与北狄、瑶族侗族和壮族原来的偏旁是反犬旁。高俅名字的改动。 为他人做嫁衣裳——转注字 转注的三个条件:同部(形似)、同义、音近,其中,音近是个值得注意的条件。所以要“转注”,就是为了使文字反映语音的变化或方音的不同。“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