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示范教案(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继学习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可以说是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进行的小结课或习题课,为后面的实际应用举例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用方程的思想作统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指导,引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在本节课中,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并用文字语言复述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并指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相通的,凡是能用正弦定理解的三角形,用余弦定理也可以解,反之亦然.但解题的时候,应有最佳选择.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指导学生结合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
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进行归纳剖析,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而正确运用两个定理的关键是要结合图形,明确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例题的活动探究,要让学生结合图形理解题意,学会分析问题状态,确定合适的求解顺序,明确所用的定理.其次,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分析讨论,在方程求解繁与简的基础上选择解题的思路.在练习与变式例题中同样牢牢抓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内角和定理,用方程的思想指导思路.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四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为了把它们纳入、融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设计了变式例题,以提高学生观察、识别、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同时应指出,在解斜三角形问题时,经常要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实施边角转化,转化的主要途径有两条:(1)化边为角,然后通过三角变换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问题;(2)化角为边,将三角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加以解决.一般地,当已知三角形三边或三边数量关系时,常用余弦定理;若既有角的条件,又有边的条件,通常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边化为角的关系,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求解较为简便.总之,关键在于根据条件,结合图形,准确判断解的情况灵活选用定理及公式.
三维目标
1.通过回顾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表达式及文字语言的叙述,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定理的内容、作用及所解三角形的类型,能够联系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公式等有关三角形问题灵活地解三角形.
2.善于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先易后难、逐层推进的思想解决一些繁、难三角形问题,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3.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分析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反射美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科学的追求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结合面积公式进行有关的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及正弦、余弦定理与三角形有关性质的综合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回顾上两节课所解决的解三角形问题,那么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放在一起并结合三角、向量、几何等知识我们会探究出什么样的解题规律呢?由此展开新课.
思路2.(直接导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重要定理,在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几何计算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直接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回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表达式,并用文字语言叙述其内容.你能写出定理的哪些变式?
②解三角形常用的有关三角形的定理、性质还有哪些?
活动:结合课件、幻灯等,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组互相提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各式中有几个量?有什么作用?用方程的思想写出所有的变形(包括文字叙述),让学生回答正、余弦定理各适合解决的解三角形类型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面积定理等.可让学生填写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解斜三角形时可用的定理和公式适用类型备注 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b2+a2-2bacosC (1)已知三边(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 类型(1)(2)有解时只有一解 正弦定理=2R (3)已知两角和一边(4)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类型(3)在有解时只有一解,类型(4)可有两解、一解或无解 三角形面积公式S=bcsinA=acsinB=absinC (5)已知两边及其夹角 讨论结果:
①②略.
应用示例
思路1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b=acosC且△ABC的最大边长为12,最小角的正弦值为.
(1)判断△ABC的形状;
(2)求△ABC的面积.
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本例,通过本例带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知识串联,引导学生观察条件b=acosC,这是本例中的关键条件.很显然,如果利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则有2RsinB=2RsinA·cosC.若利用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则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本企业实现自我产业升级.doc
- 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新理念及2007欧洲治疗指南.pdf
- 燃气管道带气开孔施工.doc
- 山东圣荣建设集团商业模式的研究.doc
- 大自然场景的布光及材质详解.doc
- 综艺晚会光与景的融合.pdf
- 2开题题报告格式实例.doc
- 第七讲计算机组装维护.ppt
- 四级生疏的词汇表.doc
- 咯咯鸡与淘淘猴.doc
- 浙江省丽水发展共同体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原卷版).doc
- 英文外贸函电(第三版)PPTUnit+1_教学课件.pptx
- 超越英语专业篇综合教程2-Unit 1-LearningPPT课件.pptx
- 超越英语专业篇综合教程2-Unit 2-OrganizationsPPT课件.pptx
- 英文外贸函电(第三版)PPTUnit+5_教学课件.pptx
- 英文外贸函电(第三版)PPTUnit+6_教学课件.pptx
- 致用英语(第三版)听力教程2教学课件Unit 9-PPT课件.pptx
- 致用英语(第三版)听力教程2教学课件Unit 1-PPT课件.pptx
- 《会展英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金课系列教材)Unit 4 Booth Design and Installation.pptx
- 《国际贸易实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金课系列教材)Unit+8_教学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