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检测: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传记 2.docVIP

2015年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检测: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传记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检测: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传记 2.doc

专题十四 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 总分:125分,每大题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阿 红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 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吴良镛跟随哥哥辗转武汉、重庆等地,边谋生边求学。 1940年,吴良镛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文章《释“闵”》(闵是汉代典型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吴良镛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发函让他当自己的助手。 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能在建筑大师身边工作,更是他梦寐以求的。“做梁先生的助手,近水楼台,能有机会看到他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让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建筑学知识,可以说,梁先生是我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谈起恩师梁思成,吴良镛眼里充满感恩之情。 “可以这样讲,是梁思成夫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行事为人,如何做学问……”时至今日,吴良镛仍对当年梁思成夫妇的赏识提携念念不忘,每年都会去梁思成林徽因墓前祭奠,致以哀思。 1950年,正当吴良镛获得硕士学位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冲破层层阻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在他不遗余力的推动下,清华建筑系升格为建筑学院,培养出一大批高端英才。他倾尽心血,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大会上,吴良镛起草了著名的《北京宪章》,为世界建筑学在新世纪的发展画出了路线图。 当年北京老城改造,梁思成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没想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师一样的焦虑心境。“西方建筑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则是‘土木的历史’。因此保护起来更为艰难。”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 “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吴良镛说。 在菊儿胡同方案审批时,为慎重起见,北京城市规划部门前后审查六七次。吴良镛不厌其烦,反复斟酌修改,力图精益求精,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实践中去。到了后期出施工图阶段,光手工图纸就绘制了近百幅,如此大的图纸量,对很多建筑师来说难以想象。 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今非昔比,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所谓有机更新,就好比衣服破了打块补丁,其实,只要精心缝补,就算是百衲衣,也不失其质朴和美丽。吴良镛说。 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荣膺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翌年又折桂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参观完菊儿胡同后,感慨万千:“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念,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2012年第4期《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这个从未涉足建筑领域的青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B.吴良镛得到梁思成的赏识是因为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释“闵”》一文,并因此成了梁思成的助手。 C.吴良镛在改革开放后,提出了许多建议,并推动清华大学建筑系升格为建筑学院,为培养大批高端人才作出了贡献。 D.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大匠吴良镛的成长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吴良镛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E.作者叙述吴良镛得到梁思成的赏识,既表明作者对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栖居的伟大理想的赞美,也与后文吴良镛取得的成就相照应。 答案 BD 2.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