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风味小吃20111029.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梅风味小吃20111029

黄梅的风味小吃2011-10-29 黄梅的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勤劳聪明、热情好客的黄梅人民,在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到来,或重要宾客临门时,喜欢拿出自制的蜜酒、糕点和佳肴待客。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提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具有黄梅地方风味的传统风味菜点和小吃,如独山的印子粑、孔垅的豆油皮春卷、城关的豆渣敲青菜、孔垅酥糖、城关蓑衣圆、下新青豆炒鳝片、下新鱼面、大源湖野鸭炒酸菜、孔垅云片糕、大河石鸡、城关灌心糖、孔垅茶饼、龙酥等。这些充满黄梅地方色彩的小吃,既可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也是招待贵客的不可多得的地方特产,特别受人欢迎和喜爱。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五祖寺“素菜”,已成为黄梅风味小吃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1)独山印子粑:产地以黄梅上乡独山、停前一带,是黄梅人民喜庆送礼的传统食品。它用白米和糯米为原料制成粉,揉成面团,再捏成鸭蛋大的面砣,把它按进印模里,反过来拍打两下即成。烤、炕、油炸、水煮均可。印子粑兼得白米、糯米之长,又白又糍,可以存放多时。?????????????????????????(2)孔垅豆油皮春卷:是大别山乡村特有的传统菜,历经千年而不衰。据史料记载:唐明皇下江南时就品尝过这道名菜;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朝拜五祖寺时,还不忘夸奖寻阳(黄梅)豆油皮春卷是道下酒好菜。孔垅豆油皮春卷外形金黄,其味清新爽口,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这是因为它由豆油皮、孔垅梅发兴酱干、鲜地菜、花生米、芝麻油等制成。其制法为:将豆油皮切成方块,花生米炒熟、捣碎,酱干切丁,地菜烫过、切碎。将炒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放入花生米、酱干丁、地菜末、精盐、葱花、胡椒粉,炒拌成馅。将其包在豆油皮里,封口,投入芝麻油锅里炸成颜色金黄即成。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鄂东黄梅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做上几钵豆油皮春卷,乡亲们为图吉利又把这叫做“发财卷”。孔垅豆油皮春卷品类繁多,以其选料不同,可分为八鲜春卷、五香春卷、元宵春卷等。当地人若将豆油皮春卷待客,还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吃食规矩:其一,豆油皮春卷必须作为第三道菜上桌,既不能早出场,也不能迟亮相;其二,应将豆油皮春卷在蓝花品碗的口上砌成金字塔状,席上要请长者先举筷子,食者要一层层地往下吃。红十五军诞生4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赵正洪将军千里迢迢回故里,最喜欢吃的菜就是孔垅豆油皮春卷。实在是情系故土民风,重温乡土文化。 ????? (3)城关豆渣敲青菜:其制作方法将“霉”过的豆渣切成小方块,烹饪时,加进青菜,佐以生姜、大蒜、辣椒粉煮熟即成,口感极爽,且有回味,还没有一般豆腐的那股泔水味,营养价值比豆腐还要高。 ??????(4)下新青豆炒鳝片:将青豆去皮,下新大湖里的黄鳝去骨切片,加醋、盐、酱油、料酒、鸡蛋清,腌5分钟。青豆用猪油加木耳爆炒,放入姜末、葱、白糖、白醋、精盐、高汤烧片刻盛起。再放猪油、倒进腌鳝片,加湿淀粉爆炒,放进青豆和调料拌炒即成。 ????? (5)大源湖野鸭炒酸菜:将大源湖野鸭洗净剁块,水中烫一下捞起,沥干。再把酸菜切段,把锅烧热,放入猪油,倒进鸭块,加入姜末、葱、精盐、酱油爆炒,再加高汤、料酒焖之。然后放入酸菜、大蒜、冬笋片炒熟,以湿淀粉“勾芡”,撒入胡椒粉即成。 ????? (6)城关蓑衣圆:以毛芋头煮熟去皮,加苕粉混合热水冲调,揉搓为皮,以冰糖、金桔饼、香元条、蜜枣、虾仁、桂花、核桃、杏仁、芝麻糊、生猪板油(去皮)等切碎成馅,用苕粉皮包成丸子,用明火蒸熟,特点是香甜油润,柔软光滑,有弹性,为黄梅风味名菜。 ????? (7)孔垅酥糖:为水乡古镇孔垅的传统名点。下乡一位叫“张介苕”的糕点大师做法奇特。其选料严格,制作认真,具有香、甜、酥、脆四种特色,并能治咳润肺,料中有香条、桂花、芝麻,食时甜酥,骨子虽用饴糖熬制而成,但松脆,不粘齿舌。 ????? (8)孔垅云片糕:此糕片片松软爽口,为孔垅民间名点,因其状似片片云朵,故名。其制法为:将芝麻炒熟碾细,拌上白砂糖待用,在方铁盆子里,用米筛筛入拌好的湿粉(籼米粉、糯米粉各半),一层粉,一层芝麻糖,反复4次,厚约2毫米。蒸半小时后,切片即成。 ????? (9)菜粑:最应景的节气小吃 “三月三,吃菜粑”是鄂东地区流行了千余年的风俗。每年从三月初一甚至更早几天的二月尾开始,鄂东黄梅县及周边地区,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做菜粑了。 三月三的菜粑是用芥菜和粘米(糙米)制成的。春季长成的芥菜叶又肥又大墨绿油亮,将菜叶摘取后细切精碎;将本地产的早粘米,淘净后,磨粉炒熟,将熟米粉与碎菜叶混和搓揉形成米粉团,中间包上或荤或素各色各样的馅料后,捏合成扁圆的形状,上笼蒸熟,就是三月三最应景的节气小吃---菜粑。“三月三,逛庙会,吃菜粑”在鄂东地区称得上是继春节之后又一大喜庆的节日。自唐宋以来,每年三月三黄梅民间都要在四祖寺、五祖寺举办盛大庙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