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语文文学作品复习测试题3(附答案解析)
题5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①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
②然而,这一撇,曾经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险滩,茫茫岁月,给行路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向着遥远的彼岸不停地追索着。
③小桥是一道凄美的风景。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宽宽窄窄的桥板,临水兀立,幽独而自怜。是谁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又是谁小桥人独立,望尽天涯路?
④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在那细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惜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
⑤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板桥,霜桥,不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种乡愁的具象。而马致远的秋思小令,更是道尽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情怀。眼前是小桥流水的幽雅环境和安居其间的人家,而自己的故乡却还在山重水复的迢迢远方,不正衬出旅人的奔波不定,以及由此引发
173
愁思?
⑥当然,小桥还是一种闲适与静远。你看那位归隐诗人,当他带月荷锄归,又在桥下清且浅的溪水里濯足,洗去躬耕的汗尘与劳累,洗出一腔旷达的胸臆,然后邀邻呼友,或斗酒吟诗,或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小桥载着他陶然自乐的心境,载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气节。
⑦就这样,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成为一幅幅千古不朽的诗画。这里,除了小桥本身的古朴、空灵的气质,还因为小桥总是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以及岸边的草屋农舍、牧童短笛紧紧直连,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那些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在官
⑧世间有太多的坎坷不平,惟质朴的小桥站立在江流天堑,用宽容与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引渡一颗颗饱经忧伤的心灵,引渡平平凡凡的人生。1.“摩诘”是唐朝诗人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第①段中“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的含义是。3.第④段中“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的原因是( )
A.灞桥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 B.诗人与友人在桥头依依惜别
C. D.细雨蒙蒙柳色新的渭城春景4.第⑦段说“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这里的“象征”在第⑤、⑥段中具体指什么?
第⑤段:
第⑥段:5.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没有寒山寺的钟声,张继就不可能成为诗人 B.文中引用卞之琳的诗深情讴歌了小桥的品格
C.有关渔歌号子和牧童短笛的生动描写引人入胜 D.本文语言流畅,视野广阔,充满了文化气息6.本文意蕴丰富。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80字左右)答案与精析1.王维 诗中有画
2.答案为: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本题是第①段的小结句。在写小桥的位置和品格以后,在与长堤大坝的外形对比之后,这“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的“一”就必然是指简单的外形和朴实的品格。
3.答案为C。“这似海的深情”是流水“动容幽咽”以至人们“仰慕不已”的原因,“这”指代的正是诗人写下的送别友人的诗篇。
4.第⑤段:桥上的无尽离愁,道尽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第⑥段:桥下的闲适生活,表现出平凡人生的旷达胸襟。
5.答案为D。A项,不构成条件与结果的关系B项,引用卞之琳的诗是道出了“哲学意蕴”,而不是“小桥的品格”。 C项,“渔歌号子”“牧童短笛”并无生动描写。
6.答案略。注意从“桥”的特征联想开去,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语言要通顺。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地山河
茅 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欺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新人教版.doc
- 2010年考研大纲之政治之马基概论.doc
- 2010年福建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答案)新人教版.doc
- 2010年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doc
- 2010年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试卷.doc
- 2010年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doc
- 2010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 2010年衢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试卷.doc
- 2010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试题.doc
- 2010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新人教版.doc
- 2012年高考语文文学作品复习测试题4(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2(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3(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1(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4(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5(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7(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8(附答案解析).doc
-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答案].doc
-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浙江卷)[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