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间慈善破冰前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民间慈善破冰前行

西安民间慈善破冰前行(图) 2005年12月29日09:4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阳光”负责人陈滔说起为办这家民间慈善机构付出的代价,满面辛酸。      在“慧灵”,孩子们虽然患有不同程度的智障,但仍是接待外国旅游团的小“明星”。 □文/图记者王丽张文   前不久,民政部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将“政府推动”、“民众参与”、“慈善组织实施”三方面进行合力,指出了未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西安本地民间慈善事业也正在阵痛中发展———   “阳光”之困   尽管借力媒体呼吁,默默安守于南郊某角落的西安阳光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却仍少社会关注。除了大学生们和一两家企业的零星捐款偶尔带来的一些生气外,这个民间福利机构越来越身陷孤岛。   这里有18个智残孩子,完全寄养的封闭式教育模式使这里成为了他们的家。而在春节之前,如果他们的陈滔叔叔(康复中心负责人)还筹不到钱,无法为他们找到新的房子的话,这个家,他们也即将失去。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生意人陈滔不会接触上这个群体,也不会“捆”在助残事业上以至倾家荡产,他的一双儿女更不会从贵族式的封闭学校沦落为辍学少年。   “那时我们忙着做生意,女儿没人管,听说附近有一个学校,就把女儿送过去暂时呆着。”陈滔回忆,把女儿送到那个所谓的学校之后才知道,这个学校里的学生都是些智障孩子,此后,虽然女儿被接出来送进了贵族学校,但他却和西安阳光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结下缘分。   5年之后的2001年,康复中心面临资金难题,陈滔毅然投入十几万元积蓄,从创办人蔡霞手中,接过这根爱心接力棒。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陈滔甩掉了生意,把妻子也拉了进来。接手前,陈滔对全市民间助残机构做了调查。当时,全市有近1万名18岁以下的智残儿童,而相应的康复机构却只有三四家。凭着生意人的头脑,陈滔考虑:“做这种事情虽然没有太多赚钱的可能,但也不至于赔本。”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大大超出了陈滔的预料。   由于陈滔并不拒绝重度智障患儿,以至于同等收费条件下,运行成本急剧增高。当家长交纳的费用———康复中心惟一的收入来源,不足以支持康复中心的正常运转时,陈滔开始动用私人存款。接手后的5年多,陈滔用光了所有积蓄。   这期间,几次迫不得已的搬迁更是雪上加霜。   2002年,为配合大雁塔广场拆迁,康复中心从城市中心搬往城郊东三爻村一村民家中。2005年1月,房东要在原地建新房,康复中心二次搬迁。陈滔说,每次搬迁,费用都在1万元左右。他不得不四处向朋友们借。而眼前,因为城市三环建设,康复中心在春节前又得面临一场搬迁之痛。   “我已经没有办法了。”陈滔满面沮丧地说。从10月初听说要搬迁的消息开始,他就一直处于紧张和不安之中,因为他已没有实力再经历一场折腾,没有钱,找不到新的去处,这些和他生活了几年的孩子们就得离开,康复中心也将不复存在。   陈滔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一天都活得提心吊胆,“我最希望有人来看看这些孩子,不要什么帮助,来看看我们就好。只要有人来,哪怕打我一顿都行。”   “慧灵”的希望   采访中,记者被另一家名为“慧灵”的NGO(非营利组织)所吸引。这里有着和“阳光”一样的众多智障孩子,但由于其拥有来自国外基金的投入和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慧灵”在目前的西安同类慈善机构中,呈现出最好的运转局面。   12月中旬的一个清早,在我市北城墙根一个天主教堂后面,记者找到了西安慧灵智障人士服务工作站。此前,记者了解到慧灵机构在广州、北京等地的慈善行业中知名度较高,是一个有着15年智障人士服务经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找到西安慧灵的负责人张丽宏女士时,她正在办公室搓着双手生炉子。“我们用电负荷小,为了让孩子们不受冻,空调给他们开,我们生炉子,要一起用空调,就该停电了。”她无奈地说。   据她介绍,西安慧灵成立于2002年8月,是一家通过西安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初期由于和天主教西安教区社会服务办公室的合作,使其首先得到了在糖坊街开展服务的宝贵场地资源,同时,他们还得到了德国一家基金会的资金支持,活动伊始,管理和服务诸方面的先进理念就让他们呈现出了非常专业化的一面。   然而,在种种专业化的背后,他们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最突出的仍是资金来源问题。工作站现在每月服务成本约为2万元,每年成本为25万元左右。收费标准为住宿服务460元/月,日间活动260元/月。没有政府的任何经费支持,72%左右的经费都需要依赖于基金赞助、个人捐款、公司资助和筹资活动来解决。尽管德国基金会方面对他们现状表示满意,也从来没有在资金上有过任何拖沓之举,但随着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该基金会和慧灵总部、包括西安慧灵自身都期望着有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