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讲 院落住宅建筑.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第七讲 院落住宅建筑.ppt

第六讲 院落住宅与乡土建筑 一、对比南北方民居的差异 1、外观上: 北方因气候寒冷,建筑多砌砖墙,外观较封闭; 南方气候温湿,因此建筑多宽敞。 2、在建筑风格上: 北方民居多偏于沉稳凝重 南方民居多偏于秀丽轻盈。 3、建筑形式上: 北方民居的主要形式是院落宽敞的四合院。 南方民居院落组织的一般模式是多进深的天井院,以徽州、苏州民居为代表 北 京 四 合 院 影壁的功用 人文气息,体现了家族的尊严与地位 冬季挡风夏季遮阳同时 减弱噪声 南方天井院 屋顶坡面角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江南民居中合院式住宅是比较常见的,将四周的房屋联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可以称为“南方天井院” 节约用地,三面或四面的房屋都建两层 有利于内外空气对流,可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 窑洞四合院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形成了当地颇有特色的窑洞建筑,窑洞这种建筑就地选材,成本低,而且冬暖夏凉,所以窑洞直到今天依然得到当地人的青睐。 陕西窑洞 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 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 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 而农村则多是土窑 窑居的优点 保温性能好,夏季晒不透,冬季冻不透 隔音效果好,少干扰 建筑的寿命长,使用费用低,地板比地上建筑的地板能承受更高的荷载。 火灾向临近房屋蔓延的机会少 抗地震性能强 防御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窑居的缺点 黄土窑内潮湿,木制家具易腐烂 存放粮食需作防潮处理 通风差 采光差 最主要的缺点是窑洞占地很大,尤其是地坑窑,一个普通的窑院占地约1.3亩,而普通的砖瓦房院落仅用0.3亩就可以建成。 草原蒙古包 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的称呼,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在此之前的古代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 史 记 》 中 有 游 牧 民 族 “ 逐 水 草 迁 徙 ” 、 “ 住 穹 庐 ” 的 记 载 包呈圆形,不易被风雪 刮倒 顶呈尖形,不存雪水; 门小连地,保温性高 折卸或安装方便 福建圆楼 “ 群体式院落住房 ” 福建西南部传统的客家住房样式 客家长期聚族而居,故成群体式 所谓 “ 圆楼 ” ,为一般形 式 ,平面有方 形或矩形 外墙下部不开窗,形如堡垒,大者直径达七十余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 ,达三百 余间 西藏民居 藏北牧区的帐房 藏北地区 藏北牧民游牧生活,帐房支拆灵活、方便实用 一般较为矮小,高约2米,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左右 帐顶上覆盖牦牛毡毯,中间留有宽约30厘米、长3米左右可以开合的空隙,打开可以通风、排烟、散热,合盖能防风雨、保温暖。藏民习惯在帐门不远处拴一条獒犬,以护家室和家畜。 藏南地区 藏南农区民居多为两三层的楼房或一层的平房 平顶宅院一般为石木结构,墙体多为石砌,由底部向上略微收缩而形成坚实的梯形外廓,内壁保持垂直。住房窗户有檐,檐头用彩色方木叠起,既保护窗台不受雨淋,又增加了房屋的美观。住宅的门窗两边均用黑漆装饰,与白墙相互映衬,格外醒目。 藏东南林区 木屋主要集中在气候湿润的藏东南地区,这一带的村落大多在林木茂盛的半山腰缓坡地带,人们就地取材建造木屋,住宅楼不用土石做墙体,建筑材料几乎全是木材 屋顶斜面盖木瓦,墙面多用圆木重叠垛成;房屋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使用独木锯成的梯子供人上下。正房中央砌有灶塘,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全家人平时围着灶塘用膳、取暖和接待客人 干栏式住宅 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图 云南景洪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 广西龙胜金竹寨的壮族木楼住宅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清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 贵州吊脚楼 岭南地区,流行吊脚楼,是因为当地雨量充沛,环境湿热,楼面悬空,有利于形成气流,水汽蒸发,提高居住舒适度与建筑寿命。另外,为了防晒通风,岭南民居普遍设计小窗以隔热,同时在屋舍两侧多有巷道通风。 云南的住宅 一 颗 印 住 房 云 南 昆 明 一 带 的 传 统 住 房 样 式 。 因 墙 厚 、 瓦 重 、 地 盘 和 外 观 方 整 , 形 如 “ 一 颗 印 ” , 故 名 。 常 见 形 式 为 “ 三 间 四 耳 ” , 即 正 房 三 间 、 耳 房 ( 厢 房 ) 东 西 各 两 间 。 正 房 常 为 楼 房 , 下 有 前 廊 , 称 为 “ 游 春 ” , 上 下 房 皆 称 “ 宫 楼 ” 。 一颗印外观 优点 住房墙厚重 为节省用地,改善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