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齐鲁摩崖石刻-图书分类
齐鲁历史文化丛书
齐鲁摩崖石刻
赖 非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齐鲁摩崖石刻
目 录
引言…………………………………………………… 1
一 云峰摩崖群刻…………………………………… 4
(一)云峰摩崖群刻出现的背景……………… 4
(二)云峰摩崖群刻的分布与现状…………… 8
(三)云峰摩崖群刻的艺术成就及郑道昭在书
史上的地位……………………………… 33
二 北朝佛教摩崖刻经 …………………………… 50
(一)刻经出现的背景………………………… 50
(二)泰峄山区刻经的分布与现状…………… 56
(三)刻经的书丹人与组织者………………… 97
(四)僧安刻经分期………………………… 110
(五)僧安的书法艺术及其在书史上的地位
………………………………………… 128
齐鲁摩崖石刻
引 言
在天然的山崖石面上直接镌刻的文字(或图画),
金石学家们通常称作摩崖石刻。在我国,摩崖石刻的
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例如岣嵝碑、红崖石
刻,相传即是当时的作品。秦始皇立国后数度东巡,
曾经六次刻石赞颂秦之功德,其中碣石门所刻即为摩
崖石刻。汉代社会昌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们
崇尚建功立业,歌颂积极进取,故有大量颂文铭记刻
在碑石或摩崖之上。汉中太守鄐君开褒斜道记、司隶
校尉杨孟文石门颂、汉右扶风丞李禹表、李翕析里桥
郙阁颂等,都是汉代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品。
汉以后南北朝时期,摩崖石刻仍是一种常见的铭
刻形式。
山东地守一隅,自然条件优越,人文传统深厚,
又经济领先,科技发达,佛教道教空前活跃。境内泰
峄山脉与崂山群峰,林木蓊郁,层峦叠翠,壁石万
仞,富丽而幽静。面对战乱的社会,不少文人士大夫
1
齐鲁历史文化丛书
及佛道信徒们选择了山林,远离市井,崇佛乐道,诗
文唱和,把复杂的心胸与自我追求刊刻在崇山峻岭之
中。或颂之以功德,或铭之于事故,或感发于游兴,
或张扬之教义。内容丰富,形式自然。分布于胶东鲁
中一带的云峰群刻与泰峄山周围的佛教刻经,就是在
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有代表性的两组摩崖石刻。
云峰群刻共有45 处,分布在莱州云峰山和大基
山、平度天柱山、青州玲珑山之上。由北魏永平、延
昌年间官贬光、青二州的刺史郑道昭主持刻制。群刻
中小有几个字的简单题名,大有洋洋千余言的鸿篇碑
铭,书风典雅,镌刻精湛,保存良好,在中国石刻与
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书手郑道昭,被清
人尊为北方书圣,南与王羲之并驾齐驱。
泰峄山区的佛教刻经已发现20 余处,分布在历
城黄石崖,平阴天池山、东山、二鼓山、大寨山、云
翠山,东平银山、司里山、洪顶山,宁阳神童山,汶
上水牛山,泰山经石峪,徂徕山映佛岩,邹城峄山、
尖山、葛山、铁山、冈山,滕州陶山等地。内容多为
佛经,也有佛名、偈语及佛号。初刻于北齐皇建之
前,收工于北周隋初。主持人僧安道壹精通佛理,擅
长书法,一生致力于佛教般若思想的弘扬布达。其作
品端庄静穆,超然绝俗,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
之宗”。
清代以来,云峰群刻与佛教摩崖刻经一直受到金
2
齐鲁摩崖石刻
石考古与书法爱好者的特别关注,各类著述与评介性
文章连篇累牍。 世纪 年代以来,山东石刻艺术
20 80
博物馆又多次对这些摩崖石刻进行田野考察,并主持
召开了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目前,随着这两组摩崖
基础资料的收集完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