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胡索之生药学考察
第四節 延胡索之生藥學考察
1920 年 日本學者朝比奈泰彥首先對大陸產延胡索之外形與組織
(9)
提出描述 ;1966 年李萬波等對東北延胡索進行藥用歷史、原產地及
(18)
原植物、生長環境等研究 ;1972 年王文采將其命名為延胡索 (C.
(5)
yanhusuo W. T. WANG) 並被大多植物學和藥學工作者接受 ; 1980
(19)
年樊紹缽等報導了齒瓣延胡索塊莖的更新及生長 。1981 年彭廣芳
等對山東地區延胡索質量初步探討,並對野生延胡索資源進行普查
(20)
。1985 年蘇志雲 、吳徵鎰發表其完整學名為 C. yanhusuo W. T.
WANG ex Z. Y. SU et C. Y. WU ,但學界仍慣用C. yanhusuo W. T.
(5-10,15-19)
WANG 。
一、常用延胡索品種之確認可進行下列各項檢索:
(18)
(一) 性狀檢索表 :
1.切斷面黃色或鮮黃色至黃棕色。
2.切斷面黃色至黃棕色。
3.塊莖直徑多在 5-25 mm 。
4.塊莖扁球形,有的成“分瓣”狀上部分成 2-3 瓣
延胡索(C. yanhusuo)
4.塊莖球形,單一,少數成“分瓣”狀
土元胡(C. humosa)
3.塊莖直徑多在 10-29 mm 。
5.塊莖表面棕黃色 ,下端不定根痕不明顯
膠州延胡索(C. kiautschouensis)
5.塊莖表面黃色 ,下端不定根殘存
灰葉延胡索(C. glaucescens)
-36-
2.切斷面鮮黃色。
6.塊莖單一 ,少數成“分瓣”狀 ,直徑多在 5-25 mm
齒瓣延胡索(C. turtschaninovii)
6.塊莖多成 3-5“分瓣”狀 ,直徑 11-9 m
薯根延胡索(C. ledebouriana)
1.切斷面白色或淡黃色。
7.塊莖單一,扁球形或長球形
東北延胡索(C. ambigua)
7.塊莖單一,球形或扁球形
全葉延胡索(C. repens)
二 顯微鑑定
( )
1. 內部構造:
延胡索塊莖橫切面,表皮經常脫落,偶有殘存,細胞呈扁
平的長條形,壁薄。下皮為 1-2 層厚壁細胞,扁平,長條形,
木化 。皮層薄壁細胞數列,甚扁平,有厚壁細胞散在。韌皮部
寬廣,篩管群散離。韌皮薄壁細胞較大,內充滿澱粉粒,形成
(18)
層不明顯。各種延胡索塊莖之內部構造相似 。
2.粉末特徵:
1.澱粉粒以單粒為主。
2.多臍點單粒可見,複粒少見,下皮厚壁細胞壁連珠狀增厚
土元胡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