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课程标准及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任务.ppt

教学准备 课程标准及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任务.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准备 课程标准及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任务

教学准备: (课程标准及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任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导课、新授、知识小结、板书设计、练习、作业) 教学后记: (学习评价、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 解 读: 概述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了解是能力的要求;商业发展概貌应包括中国古代主要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史实(包括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主要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能力应建立在对基本史实的分析上。 教材分析: (从两个方面分析) 1、地位:本课为必修(II)第一专题第5课,课题是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虽然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业为补充,具有男耕女织的特征,但商业作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与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息息相关,既是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同时对当时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是研究认识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2、教材结构:本课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商业的发展,探究的是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第二部分,城市的繁荣,主要探究的是中国古代自周秦到明清时期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城市发展概况。第三部分,重农抑商,探究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包括原因、具体体现、影响三个方面。第四部分,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可用来作为教材正文内容的补充和强化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 1. 学生心理特点:经过高一前面的学习与生活,学生逐步适应了高中段学习要求,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抽象概念能力,但仍需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部分直观的感性材料,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 知识能力现状:经过前面4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另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深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高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但往往其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了重点,思维有些散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其学法指导,当好引路人。 学习目标与任务:(根据课标及学情确定)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难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 2. 结合有关材料,以问题为抓手设疑引思、主动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手段 : 多媒体 、幻灯片(自制)、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分导课、新授、知识小结、板书、知识导练、课后作业6部分进成 导入新课 : (一)提出问题,出示材料: 首先,提出问题:老师要买一件衬衣,请同学们帮我提供几种购买方式? 学生提供几种方式后,给予肯定,出示下面一组古代货币,让同学说出其名称,引出本节课题,导入新课。 【新授】 一、商业的发展 该目是本课重点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即从原始社会商业现象的产生到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历史,以商、周、春秋战国、隋唐、宋、明清为时间点,分别说明了农耕时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教材内容比较清晰,编排体系与前农业、手工业相似,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学习安排如下: 第一 、出示两则材料,探讨古代商业交换形式的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 : 4月里的一天,在山东清河县富商西门庆家中,“五娘”潘金莲斗牌赢了三钱银子,她又撺掇有钱的“六娘”李瓶儿添出七钱银子,让仆人兴儿买来一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下饭(佐餐菜肴)、一坛子金华酒、一瓶白酒,另有一钱银子的果馅凉糕。兴儿的妻子把这桌价值一两银子的酒席整顿好,众妻妾在花园卷棚下开怀畅饮、大快朵颐,又拿了酒菜,到假山亭子内下棋投壶、赏花观景,度过了悠闲快活的一天。…… ——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中的一个场景。 探究问题:从两则材料中,你能看出中国古代哪两种商品 交换形式? 材料二《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中的一个场景的描述,使学生领略货币贸易的情形。通过这两则材料,一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二加深对古代商品贸易形式的认识,并做到与导课古代主要货币形式的照应。 第二、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总结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情况。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强调注意问题: 1)一定按时代变迁顺序。2)注意扼要简明。 3)抓住特色。 2、学生总结交流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司马迁对西汉商业描述、唐元稹《估客乐》、明李鼎《李长卿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