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桓晋文之事(一)
第二節 齊桓晉文之事
一 題解
1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五霸:秦穆公、齊桓公、晉文公、魯襄公、楚莊王
1) 重用管仲:桓公之中鉤,詳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亦有高奚、國內應,故得先入立,發兵距魯。秋,與魯戰于乾時,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讎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於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桓公之立,發兵攻魯,心欲殺管仲。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奚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之國國重,不可失也。”於是桓公從之。乃詳召管仲欲甘心,實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請往。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魃而見桓公。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
2) 桓公之死:桓公病,五公子各樹党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屍在床上六七十日,屍蟲出於戶。
2 齊宣王:田辟疆,田氏齊第四代。
1 田氏齊簡史:
1) 來歷:齊桓公14 年陳完來奔。陳完是陳厲公之子。齊桓公以陳完為工正。
2) 立國:姜氏齊第28代為齊康公,康公19年, 公元前378年,田和立為齊侯。
3) 朝代:齊侯-桓-威-宣-泯-襄-齊王建
4) 滅國:公元前221年秦虜齊王建,滅齊。傳8代,公元前378-221年。
3晉文公:重耳,公元前636年。
二 主要觀點
反對稱霸天下,提倡施行仁政。《孟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三 文義闡釋
第一段:齊宣王對稱霸天下感興趣,希望得到孟子的指教。孟子轉換話題——稱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1無道桓文之事:赵岐注:孔子之門徒,頌述宓戲(伏羲)以來,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雖及五霸,心賤薄之,是以儒家後世無欲傳道之者,故曰臣未之聞也。
2以通已,停止。
第二段:孟子認為稱王天下的唯一途徑是“保民”,即使人民生活安定。
一)指出齊宣王有仁慈之心,這是“保民”的基點。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 保:有撫養义,引申指安。此即安义。禦,阻擋。
2之:往,此其本义。作代词用的之为其假借义。
3釁xìn:新器物製成,殺牲以祭,因以其血塗縫隙。鐘,古樂器。注意鍾與鐘的區別。鍾,指盛酒器。
4 觳觫húsù:恐懼的樣子,與惶悚,觫觫,瑟瑟、蕭蕭、蕭瑟、蕭肅、蕭颯、蕭颼、肅肅、搜搜、颼颼、索索等義同,聲音上有聯系。
4愛:吝惜,吝嗇。由的愛惜義引申而來。《论语·八佾》:“ 子貢 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 賜 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三)分析齊宣王以羊易牛的本質——仁心。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1 褊biǎn:本指衣服狹小。引申泛指狹窄。
2異:奇怪。動詞。
3 隱:傷痛;心裏難過。惻隱:對別人不幸表示憐憫。
4擇,課文釋爲挑選。按此釋不確。擇即別,區別義。如《孟子·离娄下》:“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吕氏春秋·情欲》:“耳不樂聲,目不樂色,口不甘味,與死無擇。” 高诱 注:“擇,别也。”
5仁術:施行仁政的途徑。術,從行,术聲,本義爲邑中道。由此義引申出途逕方法義。注意术與術的區別,术除作爲術的簡化字外,另可讀zhú,如中藥蒼术、白术。
6遠:使動用法,使……遠。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四) 齊宣王認為孟子能說出自己的內心情感,同時追問為什麼懷有仁心可以稱王天下。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1忖度:揣測。
2乃:就。
3戚戚:心動的樣子
五)孟子指出施行仁政並不難,由仁政聯繫到齊宣王的追求目標——霸主。實現目標並不難,只要實行仁政就可以。提醒宣王領悟仁政的重要性。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