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家姓周吴郑王起源
5.周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周平王儿子烈封在汝州(今河南省),当地人称他周家,便以周为姓。
二 ; 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将赧王废为庶人,王族亦称为周氏。
三 ; 唐玄宗李隆基于712年,因避讳「基」,下诏改天下的?姓为周姓。
四 ; 代北复姓贺鲁氏为周氏。
家族名人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勃 (? - 前169)西汉开国功臣,江苏沛县人。为人质仆敦厚,为汉高祖刘邦之重臣,和陈平合谋平吕氏之乱,立文帝刘恒,为一代忠臣。
周瑜 ( 175-21O)三国东吴大都督,建安十三,联合刘备,火烧赤壁,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创造以弱胜强的战例。
周恩来 (1898~1976)字少山,又字翔宇,江苏淮安人。南开大学肄业,留学巴黎,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归国後,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代理主任。在中国共产党任军事部长、组织部长、政治局书记。日军入侵後,和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共抗日寇。抗战期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胜利後,至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任中共国务院总理。为人谦朴,为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碎,为中国人民所敬爱的总理。
地望分布
河南汝南郡,安徽庐江郡,湖北寻阳郡,江西临川郡,河南陈留,江苏沛郡,山东泰山郡,河南河南郡
5.周姓起源参考之二
周姓是当今中国第九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二十一。周姓的起源十分复杂,其姓氏来源很多;有的出自黄帝的将领周昌,有的出自商代的太史周任。周姓源于姬氏者,为黄帝之后裔后弃,后弃的裔孙周太王古公,率领族人迁居周原,曾孙姬发攻灭商朝,并建立了周朝。到了周平王时,子姬烈封于汝南,被称为周家,后来就发展成了周姓。周朝的最后一个天子,周郝王,在周朝被灭以后,沦为平民,他的后代,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周姓也有从其他姓改姓过来的,如元代有叫苏卓周的人改姓周,因为住在武功,被称为“武功周氏”;北魏时献帝次兄姓普,在孝文帝迁都时,被改成了周。周姓于西晋年间迁入安徽,于唐代进入福建,到清朝,开始进入台湾。周姓的分布很广,主要聚居地有: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淮南,永安,文安,华阴,清河,江陵,长安等。
(待续,下一姓氏为:吴)
6.吴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出奔江南建都於梅里 (江苏无锡) 号称勾吴,武王灭商後太伯的三世孙周章为诸侯。至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
二 ; 古公之子虞仲的後裔,虞通吴故为姓。
三 ; 齐鲁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吴季礼之後。
家族名人
吴起 (前440~前381)战国时卫人。仕魏文侯,领兵击秦,拔五城,拜西河守。後被谮奔楚,为楚悼王相,楚日益强盛。因主张废公族之疏远者以养战士,遂招怨贵戚大臣,後被射死。李克亦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著有「吴子六篇」。
吴承恩 (?~西元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淮安山阳人。约生於孝宗弘治十三年。性敏多慧,博极群书,诗文雅丽。嘉靖二十三年贡生,授长兴县丞,隆庆初,归山阳,放浪诗酒。身後诗文多散失,邑人邱正纲编纂成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复善谐剧,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尤以《 西游记 》一书,为明人四大奇书之一,最为脍炙人口。
吴三桂 (1612~1678)字长白,明末清初高邮人。崇祯年间,以总兵镇山海关,李自成陷京师,夺三桂爱妾陈圆圆,三桂乃引清兵入关,破自成,清遂入主中国。三桂受封为平西王,镇云南。後叛清,自称周帝,旋病死。
地望分布:江苏陵郡
吴姓起源参考之二
吴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七。吴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源于姬姓吴国,是泰伯、仲雍两兄弟的后人。发展和演变:仲雍的后代,吴王寿梦,有五个儿子,其中第四子季札最优秀。寿梦想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却不肯接受,并且一直跑到延陵。后来,吴国被灭,延陵这一支却保存了下来。因此,大多数吴姓都认为季札是他们的祖先。到唐代,吴姓开始进入福建,广东,至元代,开始进入台湾。吴姓的主要聚 居地有:延陵,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新加坡吴姓名人:总理吴作栋。
(待续,下一姓氏为:郑)
7.郑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郑」源出 出自「?」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於郑国 ( 在今陕西华县以东 )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後,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强国。後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於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
家族名人
郑和 (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为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