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论第七讲明清近代文论
第七章 明清近代诗文理论 第一节 王士祯“神韵说” 第二节 《原诗》艺术主客体关系论 第三节 桐城派“因声求气论” 第四节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 第二节 王士祯“神韵说”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清康熙年间名重一代的文坛领袖,诗作诗论各擅胜场。王氏是“神韵说”的倡导者,神韵说影响了清前期的诗坛几乎达百年之久。今天“神韵”被看作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 一、自然天成 王氏重要诗学论文《鬲津草堂诗集序》云:“昔司空表圣作《诗品》凡二十四则,有谓“‘冲谈’者曰:‘遇之匪深,即之愈奇’;有谓‘自然’者曰:‘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有谓‘清奇’者曰:‘神出古异,淡不可收’。是三者品之最上。” 郭绍虞《诗品集解》引《浅解》释“自然”云:“自然则当然而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又释“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云:“首言随手拈来,头头是道;次言己有所本,毫不费力也。” 二、冲和淡远 《唐贤三昧集序》:“严沧浪论诗云:‘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司空表圣论诗亦云:‘味在酸碱之外’。康熙戊辰春杪,日取开元、天宝诸公篇什读之,于二家之言别有会心,录其尤隽永超诣者,自王右丞而下四十二人,为《唐贤三昧集》,厘为三卷。不录李、杜二公者,仿王介甫《百家》例也。” 俞兆晟《渔洋诗话序》记王氏自己的话说:“《唐贤三昧》之选,所谓乃造平淡时也。然而境也从兹老矣。” 翁方纲《七言诗三昧举隅》:“先生于唐贤独推右丞、少伯诸家为得三昧之旨,盖专以冲和淡远为主,不欲以雄鸷奥博为宗”,“渔洋之识力无所不包,渔洋之心眼抑别有在”。 三、清远而侧重王孟诗风 《池北偶谈》:“汾阳孔文谷(明代人)云:‘诗以达性,然以清远为尚。薛西源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 第三节 《原诗》艺术主客体关系论 《原诗》作者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已畦,学者称横山先生。《原诗》收在《已畦文集》中,分内外篇,内外又分上下,凡四卷。丁福保收入《清诗话》。时贤霍松林先生曾作过校注,《校注》本与叶燮的两个学生薛雪写的《一瓢诗话》和沈德潜的《说诗晬语》合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属于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种。 一、诗艺的本源在客观事物的“理、事、情” 1、“理、事、情”具体的含义 “曰理、曰事、曰情三语,大而乾坤以之定位,日月以之运行,以至一草一木一飞一走,三者缺一,则不成物。……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 “理”是客观事物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事”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 “情”是客观事物自然存在状态和形式特征。 二、“理事情”的认识和传达则靠艺术主体的“才胆识力” 1、“才胆识力”与诗艺创作的关系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识、曰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 第四节 桐城派“因声求气论” 一、关于“文气” (1)“天气”;它是文思的源泉。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舞咏。”《文心·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变摇焉。” (2)“血气”,也就是生理之气,它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文心雕龙·体性》:“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性情——志——言,三者都有气鼓荡其间。 二、“因声求气”的方法论原则 刘大櫆《论文偶记》:“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不可准,以字句准之。”又说:“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 三、“因声求气”的具体操作 其一、从讽诵求文气 刘大櫆《论文偶记》说:“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房搬迁方案.docx VIP
- Unit 3 Jobs 单元核心素养培优卷(含答案解析)七年级上册英语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换热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VIP
- 【推荐】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试题造口试题.docx VIP
- 钢材买卖合同-合肥高铁.doc
-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设备操作规程.pdf VIP
- 动火、吊装、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排查表62.pdf VIP
-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基础知识及实务常见考点测试试卷.doc
- 六西格玛绿带手册知识点总结笔记.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文言文内容的汇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