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化基础知识(年专家班).ppt
标准化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 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第三章 采用国际标准 第四章 企业标准化 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第二节 标准化的概念及标准分类 第三节 标准的性质 第四节 我国标准分级 第五节 标准化方法原理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1、原始标准化Ⅰ 有史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抵御不良环境因素和野兽的袭扰,逐步形成了构筑方法、形式和用材以及工具的相似和统一要求,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标准化建筑方法。 为了生活的多样化,需要进行物质的交换和分配,需要表述定量的概念和事物,如工具的尺寸和数量,狩猎物的大小和多少,开始用自己的手足来表达计量单位,逐渐发展到用比较稳定而统一的物质作为计量参考单位。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标准化发展阶段 原始标准化阶段Ⅱ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和有效性,从开始使用简单的石、木、骨器,到使用较复杂而更有效的加工工具,通过在劳动生产中实践、改进、推广,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工艺标准化的特征和方法,如斧的形状有利于砍,刀的形状有利于劈,三足的罐子有利于站立等等。 以上这些无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中逐步形成了带有标准化色彩的工具和原始语言基础上的符号、记号,已经成为标准化活动的雏形,也就是我们说的原始标准化阶段。 2、古代标准化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由于手工业的分工细化,要求工艺技术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必然对生产的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就是一部手工业的技术标准总汇,书中记述了30项手工生产品的设计规范及制造工艺等要求,总结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成果。 又如李诚的《营造法式》中对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规定。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关于药用动植物的特性、制备方法、方剂的记载,更是极为规范的标准文件。 2、古代标准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用诏书这一法律形式对计量器具、文字、货币、道路、车辆、兵器等进行了全国性统一,在《工律》中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必等”。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毕升首创活字印刷术,成功的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系列化、通用化等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孕育了现代标准化的原理,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标准化发展史的里程碑。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式,而且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古代标准化主要表现为: 1、语言、文字和符号的标准化; 2、度量衡具的标准化,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政令统一中国的度量衡; 3、石器和青铜器的标准化:兵器的铁器、铜器制造工艺、材料 4、建筑业标准化:如木制砖模生产砖坯 5、交通运输标准化:各种马车、战车制造工艺、材料 3、近代标准化 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由此产生了近代标准化。 出现了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研究,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大。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也是当今标准化的基础。近代标准化是以工业标准化为代表的标准化。 在近代标准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在武器生产中运用互换性原理,成批地制造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为大批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推出“极限表”,这是最早的公差制,成为1906年英国国家公差标准BS-27产生的基础。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提出了几条运用标准化的管理原则: a)根据动作研究和作业量测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工人日工作量; b)使用标准的工具、器具并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作业; c)实行与劳动量相联系的工资制度。 实际上,这是在企业生产管理方面制定和实施包括生产程序标准、操作方法标准、劳动定额标准、工资标准等在内的一系列生产管理标准。标准化从此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领域。 1914-1920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取得一系列标准化和科学管理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汽车制造流水作业法,实现了大规模成批生产。 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成立: 190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随后荷兰、菲律宾、德国、美国、瑞士、法国、瑞典、比利时、奥地利、日本等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1865年国际电报联盟(ITU)成立,1932年改名国际电信联盟。 19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 194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 近代标准化特点: a)建立标准化组织机构,形成一支标准化专业队伍。 b)标准化领域迅速扩大,标准化作用充分体现。 c)出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