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 电影美学中国电影
第五章 中国电影 教师:方云端 第一节 从儒道释侠到后现代:中国电影概述 中国电影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电影表现了儒道释侠的文化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 当代电影则表现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思想及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特征。 一、中国电影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一)丰泰照相馆与1905 《定军山》 1909年以后,中国电影拍摄的中心地带由北京转到了经济高度发展的上海。 (二)拓荒者——郑正秋、张石川与中国早期电影。1913年《难夫难妻》; 1923年《孤儿救祖记》。 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郑正秋、张石川善于从民族文化资源中发掘题材,并将传统戏剧及文明戏的手段和元素吸收到电影中,逐渐确立起中国早期电影的主流——“影戏”美学。 (三) 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 1933年夏衍编剧的影片《狂流》,1933年郑正秋拍摄《姐妹花》;1934年蔡楚生《渔光曲》;1934年吴永刚《神女》。 这一运动的现实背景是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剧的严峻局势,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全民族的呼声。民众呼吁电影界“猛醒救国”,各大公司主动聘请进步电影工作者加盟。因此可以说“左翼电影运动”就是在这些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掀起的一场具有创新意义的电影运动。 夏衍编剧的《狂流》以“九·一八”事变后长江流域发生的空前大水灾为背景,描写了汉口附近的傅庄农民,在小学教员刘铁生带领下,为筑堤防洪与贪污赈灾物资、欺压村民的地主傅柏仁做斗争的故事。这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社会问题片在艺术上也具特色。《狂流》结构严谨,人物描写、细节刻划相当细致。特别是在表现水灾场面时,将1931年长江水灾的真实纪录片镜头与戏中场面相接,又采用特技拍摄江水泛滥的危险,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狂流》是我国电影界有史以来第一次抓取现实的题材,以正确的描写和前进的意识来创作的影片,是中国电影界新的路线开始。 《马路天使》——30年代左翼电影的典范 影片通过对社会底层妓女、卖唱女等命运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30年代大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苦难生活及悲惨境遇。 《马路天使》是社会问题片的代表作之一,是30年代左翼电影的压轴之作。由周璇、赵丹主演,袁牧之自编、自导的一部既有深刻社会思想意义,又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优秀影片,被评论界誉为“中国影坛上开放的一朵奇葩! ”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刻画了生活在最底层的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一群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他们贫困失业的痛苦和悲惨的命运。影片创作者充分发挥了电影的视听艺术特性,以明快、诙谐、隽永的风格,写出了大都市的下层社会形态,表现了小人物不甘凌辱的反抗精神,是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 二、40年代电影的艺术高峰 (一)战后电影整体状况 抗战胜利以后,上海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生产基地,由于战后的政治压力及恶劣的经济环境,电影的生产条件极为艰苦,总体产量下降,但电影业仍以顽强的姿态谋生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个期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 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万家灯火》、 《关不住的春光》、 《新闺怨》、 《希望在人间》、 《三毛流浪记》 文华影业公司摄制的《不了情》、 《太太万岁》、 《艳阳天》、 《夜店》、 《小城之春》 。 (二)战后电影的艺术成就 战后的中国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古典时期的一个高峰,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将视点对准洪流之后疲惫的小生命; 2.写实的风格; 纪实性手法的自觉运用 结构方式的多样化 自然光的运用 对白的口语化 细节的细腻与真实 三、“十七年”电影及 “文革”电影 “十七年”及“文革电影”:自1949新中国建立,至1976年文革结束的二十七年。 (一)建国初期的电影创作 1.新中国电影的起点,是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桥》。 2.1951年,全国26个大城市举办了“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上饶集中营》、《中华儿女》。 《柳堡的故事》 (电影插曲) 1949年,我军某团南下,地经景色秀美的苏北柳堡村,政治部主任宋伟故地重游,忆起了一段往事:抗战末期,新四军某连在柳堡整训。四班副李进养伤时,爱上了房东女儿二妹子。当时身为指导员的宋伟劝阻了他。部队离开柳堡后,二妹子被汉奸地痞刘胡子抢走。弟弟小牛给部队报信,指导员亲自带人救出了二妹子。二妹子和李进更加相爱。不久,部队要远征,李进陷入痛苦和矛盾。在指导员的帮助下,他再次放弃了个人感情需要,以解放事业为重,随军南下。五年后,李进成了连长,二妹子一直打游击,入了党,也成了干部。她一直在等着李进。在支援南下的运粮船上,李进和二妹子再次相会。 《祝福》是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