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北立莺歌陶瓷博物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立莺歌陶瓷博物馆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參觀心得 陶博館的門口 來到鶯歌陶博館的門口,看見這棟建築物,其實沒有我想像中這麼美,也許是我來的這天2/27號天氣非常不好的關係,又下毛毛雨,或是因為看過的照片上都拍的太美的關係吧!因此覺得有點落差,但整體看起還是算不錯的建築外觀,他的外觀設計顏色並不鮮豔,大多以灰色系為主,建築設計建築設計 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建築由竹間建築師事務所簡學義先生所設計,整個設計以與理性的建築形式,而非流於表面形式的傳統裝飾性建築語彙,呈現出建築師強烈的美學與設計風格。在整體意象上,陶博館建築透過簡單質樸的風格基調,為造形、質感與色彩變化豐富的陶瓷展品,圍塑出一個具有類似「留白」效果的展示場域。 陶博館建築對於周邊環境的因應、戶內外空間氛圍的塑造與建築材質的表現上,更具有以下幾個的特色:環境的因應-塑造內向性與過渡性的空間 博物館基地周圍以清水混凝土或木格柵牆加以圍塑,以隔絕不良的外部景觀並減低交通衝擊,而以局部開口保持穿透性,避免過於封閉。此外,透過大型水牆與水池所創造出的水聲與視覺效果,使人們進入博物館大廳之前產生一種心情的沉澱與情緒的轉換,而水池本身亦是陶藝作品另類的展示空間。透過這些空間圍塑與水景元素運用的手法,使圍牆內形成一內向性的開放空間,不僅牆面可作為壁面陶瓷創作展示牆,牆面上三個狹長的開口,亦可作為戶外陶瓷作品展示之框景,並可強化陶博館的入口意象。展示空間的塑造-造戶內外交融的環境自然光內展示空間,強化戶內外空間的交融;此外,陶瓷的耐候性與戶外展示的可行性,使廣場、牆面與水池等等戶外展示空間與戶內展示空間得以相互輝映,呈現質樸的美感而成為此一博物館展示空間的一大特色一樓往二樓的斜坡 陶博館內的空間及參觀動向的種種空間計,我個人覺得還不錯,在空間的構陶博館建築的空間組織係以細胞單元的模式,將使用空間與服務空間明確的界定並加以有機的組構,而形成系統性的空間組織,不僅有利於使用者掌握空間與動線,並可因應不同的展覽空間規模需求,提供多重組合的可能性諮詢服務中 傳統隧道窯模擬體驗區 201室是回看所來處—台灣陶瓷發展,主要是說明台灣各地陶瓷發展的歷程及特色,讓大家更瞭解陶瓷,並展現陶瓷與生活的關係。 202室陶器展示設計 202室是鶯歌陶瓷展,主要的展示是讓大家知道鶯歌為何會成為知名的陶瓷鎮,是何種因緣際會?帶引民眾認識台灣陶瓷鎮-鶯歌的歷史人文與產業特色。 202室陶瓷瓶 204室-未來預言展示設計 203室是穿越時空之旅—史前/原住民/現代陶藝,展示物呈現的是比較性及過程,顏色較為單純,主要是藉燒製、成型、造型、顏色、裝飾、實用等比較觀點,呈現台灣各時代陶器之特點及共通點。 204室是未來預言—工業與精密陶瓷,以民眾熟悉的科技產品,如IC版、晶圓、機車陶瓷汽缸等,敘述陶瓷在科技時代如何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不只是藝術品,或只是平凡的日常生活上的用品而已。 金獎-作者(吳建福) 301~304是特展室,展出大型本土或國際性特展,提供多元性及專題策劃的展出空間,目前301~302的展出是生活茶具—競賽展(第二屆台灣陶瓷金質獎),每個參賽者的設計都別出心裁,也表現出個人思想上的獨特創意,都非常特別呦!左邊這張是第一名,作者的敘述—(我喜歡用自己做出的茶具來品嚐台灣特有的茶,茶的餘韻帶來的不只是舒服,且能讓我在創作時更容易去思考。泥土壓成陶板後利用泥的軟度,切割、彎曲到接合,呈現出自由伸張的空間,帶有紋理的線條,將形的束縛慢慢釋放,達到茶陶合一的境界,)的確是很有意境及質感的表現。 我在餐廳喝著咖啡 另外還有 B1的樓層,A是陶藝長廊-不定期的舉辦小型特展,B是資料中心-有收集陶瓷文化相關圖書,提共民眾自由且舒適的閱覽空間,C是國際演講廳-舉辦各項陶瓷研討座談,不定期播放陶瓷文化主題影片,D是兒童體驗室-當然是給兒童活動的空間,E是陶藝研習室-讓一般民眾及陶藝愛好者創作與交流的園地。F則是我最想去的地方-餐廳,因為有點餓了,陶博館的假日是開放到6:00的,平常則是到5:00就停止營業了。我跟朋友在這享用下午茶兼晚餐,感覺還不錯,也拍了幾張照呢!雖然陶博館是禁止拍照的,但是我們還是互相拍的不亦樂乎,也許是因為我們是互拍吧!因此沒人阻止我們,其實進入館內參觀後就有加分的效果,因為整體空間的營造及規劃上,都具有樸實簡單的藝術設計,這是我比較喜歡的原因,而不像一般傳統的博物館感覺很制式又無趣,只是把展示物陳列而已。因此我覺得陶博館內的設計,不但把陶瓷的層次感提升了,也讓人印象深刻。以前我到別的博物館參觀,回到家後沒幾天,我就忘光了那棟建築物和空間規劃,也許會記得幾件較特別的展覽品,要不然就是走出博物館後就忘了一乾二淨,可是陶博館從我2/28去到現在,館內館外的構造我仍深深牢記心中,我想差別就在這了!我想來過這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