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效果折衷说之评论-法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除效果折衷说之评论-法学研究

解除效果折衷说之评论 崔 建远  内容提要:解除效果之折衷说不符合我国合同法第 条规定的文义和规范意旨;解除 97 不消灭合同关系之说不符合客观事实;将恢复原状义务作为合同解除导致的返还债务存 在着难以克服的弱点。折衷说对于我国合同法第 条的解读、对于合同与违约损害赔 98 偿之间的依存关系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在利益衡量方面处于劣势。在合同无效、合同被 撤销和合同解除三者之间关系的把握上,折衷说看错了法律评价的重心。折衷说关于解 除权行使的行为引起物权变动之说不能成立。 关键词:合同解除 折衷说 直接效果说 恢复原状 返还债务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解除,其法律后果原则上是按照直接效果说设计还是符合折衷说的界 〔 〕 〔 〕 1 2 定,韩世远教授力主后者, 笔者认为是前者。 这种分歧不是单纯的名份之争,而是事关一 系列民法制度及理论 (如物权请求权、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或恢复原状义务、债的同一性、债的 担保等)的构成和衔接,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甚至反映着学者对法律及其发展演变的理 〔 〕 3 念;加之韩世远教授对笔者所作 《解除权问题的疑问与释答》 有颇多商榷意见,有必要对折 衷说予以剖析,从而知晓可否依据折衷说解释我国现行法。 一、折衷说不符合合同法第 条规定的文义和规范意旨 97 为了使论争有交锋之点,须首先明确直接效果说和折衷说各自的含义。直接效果说的要义 〔 〕 为,合同因解除而溯及地归于消灭,尚未履行的债务免于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发生返还请求权。 4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 〕 参见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年版,第 页。 1 2004 617 〔 〕 参见崔建远主编:《合同法》,崔建远执笔,法律出版社 年版,第 页。 2 2003 198 〔 〕 该文载 《政治与法律》 年第 、 期。 3 2005 4 5 〔 〕 , , , , / ; , 转引自黄 4 Enneccerus-Lehmann 犚犲犮犺狋犱犲狉犛犮犺狌犾犱狏犲狉犺犪犲犾狋狀犻狊狊犲 15.Aufl. 1958 S.38IIOertmann 2avorS.346. 立:《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529页;[日]我妻荣:《债权各论》上卷,岩波书店 1954 年版,第 页;[日]星野英一:《民法概论 (契约)》,良书普及会 年版,第 页;[日]柚木馨:《债权 190 IV 1986 94 各论 (契约总论)》,青林书院1956年版,第 320页以下。 · · 52 解除效果折衷说之评论 折衷说的要义为,对于尚未履行的债务自解除时归于消灭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