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思: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评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全篇化作唐人诗句典故,使全词意境深远。全篇引用三个典故: 其一是“犹唱后庭花”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以小诗意,发今人伤怀之感。“南朝”借指被灭亡的北宋。“后庭花”则意指宋皇宫中传唱的旧时乐曲。 第二首 其二是“旧时王谢”化用刘禹锡《乌衣苍》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堂百姓家。”“王谢”都是南朝有身份有地位的士族名家。“一句“飞向谁家”使人感慨世事的变迁,王朝的更替,覆巢之下,燕子何存,因此只能发出“飞向谁家”的感慨。 其三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白居易贬居浔阳江头遇琵琶女所感:“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借意抒怀,抒发自己和眼前的歌姬不正如同白居易之与琵琶女的境况相似吗?吴词则巧妙地引用前人词句典故,使之浑然一体,又使其借故出新,另有深意。 第三首 “兴,多见些”二句:言见多听腻了豪门大族的沉浮兴亡故事。 赏析: ??? 在人们迎春赛社的时候,燕子飞来了,在秋天来临的时候,燕子飞走了。燕子叫唤着,忙碌着,在高门贵族之家,筑了自己的巢。从前豪门贵族聚居的乌衣巷依旧是夕阳斜照,可这里现在却变成了百姓人家。燕子在这里目睹了高门贵族的兴起,也看到了不少高门贵族衰落。 ? 本曲通过燕子这个意象,表达了兴亡之感。最后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07年)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三篇作品都借燕子来传达作者的兴亡盛衰之感。 燕子 兴亡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学生—— 燕子 悲凉 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通过燕子的意象,表达诗人对亡国的悲凉之感。语言特色:借用前人的诗句,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意蕴。 学生—— 王谢 爱国忧国 皆运用典故使诗句更能表达诗人对心系国家,忧国忧民,对社稷危机而统治置之不理的无奈愤懑。 题: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06年浙江高考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 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 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 寻不得也么哥, 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 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⑴也么哥:这三字是元曲常用的感叹词,无实义。 ⑵却原来:这三字属于衬字。侬:意即“我”。 先用许多扑朔迷离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似乎无人迹、无尘嚣的世外桃源之境。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清澄透明的流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规范与实践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BP85956D_CN_DS_Rev.0.91 规格书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常用北曲新谱_郑骞.doc VIP
- 1小纸条 高考成语三千 日积月累记练(测试版)001-025 (1).docx
- 《法理学》课件(第五章:法律关系).ppt VIP
- 2025年自习室市场用户付费意愿与自习室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分析.docx
- 生物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Unit-4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