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大环资学院考研土壤与植物营养综合,95到09历年真题word文档总结版(全部附答案)
1.有机-矿质复合体:土壤中腐殖质与粘粒胶体结合形成的粘粒一腐殖质复合体
2.土壤三相比:土壤固、液、气三相的容积分别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固相率、液相率(即容积含水量或容积含水率,可与质量含水量换算)和气相率。三者之比即是土壤三相组成。
3.电荷数量:土壤电荷的数量一般用每千克物质吸附离子的厘摩尔数来表示。
4.土链(Catena):把在相同气候、母质、成土年龄下,由于地形条件差异引起的具有不同特征的一系列土壤称为土链(Catena)
5.显域土:在排水条件比较好而又比较平稳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气候条件明显大于其他因素影响的土壤。
6.物理性粘粒:在卡钦斯基制粒级制中细土(《1mm的土粒)部分中,粒径小于0.01mm的土粒。
7.物理性砂粒:在卡钦斯基制粒级制中细土(《1mm的土粒)部分中,粒径大于0.01mm的土粒。
8.土壤酸化:土壤中盐基离子被淋失而氢离子、酸度增高的过程。
(ESP):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碱化度(%)=交换性钠/阳离子交换量(100
10.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
和环境条件的能力。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11.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土壤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发展起来的肥力,是成土作用的产物
12.人为肥力authropogenic fertility:在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是劳动的产物。
13.土壤生产力Soil producity:土壤在其土壤肥力、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14.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5.原生矿物:是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为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主要分布在土壤的砂粒和粉粒中,主要是硅酸盐和铝硅酸盐
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16.次生矿物:是在风化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主要在粘粒,所以,也叫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以层状结晶硅酸盐粘土矿物为主,它们是成土过程和成土条件的反映--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
17.同晶替代:粘粒矿物晶格中的组成离子被另一种大小相近而且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替代而晶格不变的现象
18.土壤有机质: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19.土壤腐殖质(humus):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21.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一方面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所含氮、磷、硫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这一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20.腐殖物质:是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非晶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22.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过程。
23.腐殖化系数:它是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24.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克/厘米3)称为土壤密度。常用密度值: 2.65 g/cm3
25.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g/cm3或吨/米3),称为土壤容重。土壤容重值多介于1.0~1.5 g/cm3范围
26.土壤孔隙度:全部孔隙容积与土体容积的百分率。
27.土壤质地(Soil texture)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是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及其所表现的粘砂性质。
28.土壤粒级:按土粒的大小,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石砾、砂砾、粘粒、粉粒。
29.土壤机械组成: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其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即为机械组成(或称颗粒组成),并可由此确定土壤质地。土壤中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的组合比例,一般以各粒级所占百分比表示。
30.土壤结构体土粒(单粒和复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他们具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性,以抵抗机械破坏(力稳性)或泡水时不致分散(水稳性)。
31.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这个定义,包含着两重含义:结构体和结构性。
32.土壤孔隙性质(简称孔性):是指土壤孔隙总量及大、小孔隙分布,它对土壤肥力有多方面的影响。
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PPT课件(原版有声动态).pptx
- 大学毕业设计 汽车悬挂系统设计.doc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pptx VIP
- 2023年故宫博物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蒸汽爆破法制浆的研究进展 .pdf VIP
- 幼儿园园本培训课件.pptx VIP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汉办预测卷二.docx
- JB_T 14047-2021CN超超临界汽轮机用ZG13Cr9Mo2Co1NiVNbNB耐热钢铸件 技术条件.pdf
- 深入贯彻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