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4中国书法艺术6 1.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中国书法艺术6 1

第五节:复古与叛逆的元、明、清书法 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 真、行、草书为主流,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著名书家有:赵孟頫、康里夔夔、鲜于枢 1、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文嘉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 元代书坛盟主,与唐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称楷法四大家—颜、柳、欧、赵。尊崇王羲之,一生不改. 汲黯传 得唐人欧体遗风笔意 洛神赋 运笔和间架出自 王 羲之,书风清新妙丽 行书手札 与中峰明本札 字体清秀,运笔流畅 归去来辞 吴兴赋 三门记 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 圆润,最适合当字帖。 兰亭帖十三跋 以自家笔法临《兰亭》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2、鲜于枢(1254-1322) 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与赵孟頫并称“二妙”。 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 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写草书要把笔离纸三寸,取其指实、掌平、虚腕法圆转,写出的字则飘逸飞纵,体态自能绝出。 麻征君透光古镜歌 草书 杜甫诗 论草书 草书苏轼海棠诗卷 3、康里夔夔(1295-1345) 色目康里部人,字也写得爽利干脆,用笔速度较快,往往在最后一笔用力一挑、或一顿,这样难免显得有些刻露。 述笔法卷 手札 B、明代书法:由宋元上追晋唐 丁文隽《书法精论》:“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帖学大盛,《真赏斋帖》,明代法帖的代表。 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1、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谥文敏。世称“董香光”、“董文敏”、“董华亭”,《画禅室随笔》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 自述: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谓逼古,……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 董其昌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清代王文治:“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性灵。 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 康有为:“香光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军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用笔精到,能始终保持正锋,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 书东方朔答客难 行书手札 草书手札 2、徐渭(1521-1593) 如荷兰梵高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 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 先后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 杀妻出狱后已53岁,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 常“忍饥月下独徘徊”。 取法米芾最多。他的《书米南宫墨迹》说:“阅米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他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袁宏道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云“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朱耷、甘当“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郑板桥,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自述《题墨葡萄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墓表赋 花卉图卷题诗 煎茶七类卷 草书千字文卷 3、王铎(1592—1652) 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顺治年间又授以礼部尚书。他是书法史上的革新人物,但他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极有功力的。 日本学者所言----“羲之是只不死鸟”。临摹已经毫无意义,除了以意志来使文字连绵外,一种对时代有敏锐感应的发想不自觉的奔泻而出,一发不可收。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