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设计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客运站设计培训课件.ppt

海口汽车客运站滨崖站剖面图(图片选自《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北京六里桥长途客运站剖面图(图片选自《建筑创作精品集》) 一、结构选型 三种类型: 1.墙体承重结构 2.框架结构 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近年来,钢框架结构在客运站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适应于大跨度候车空间的要求。 3.空间结构 近年来,技术、材料和结构理论的进步为客运站的空间形式和结构选型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形成了满足其空间大跨度要求的多种处理手法,其中常见的有悬索结构、空间薄壁结构和网架结构等,可结合框架结构,形成复合型的结构形式。 1).悬索结构:充分发挥钢索耐拉的特性,获得大跨度的空间。由于悬索结构体系在荷载作用情况下承受巨大的拉力,要求承受较大压力的构件与之相平衡。常见悬索结构有单向、双向和混合三种类型。 2).空间薄壁结构:由于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能用来作为良好的壳体结构材料,当选择形状合理时,可获得刚度大厚度薄的高效能空间薄壁结构。它同时具有骨架和屋盖的双重作用,而在大跨度公共建筑中广为运用。 3).桁架、空间网架结构:多采用金属管材制造,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弯曲力,用于候车空间等大跨度空间,具有一定经济意义。能减少一定量的空间作业,较为便利。 3.4 结构 候车厅的净高不宜低于3.60m。 3.5 无障碍设计 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从进站、通行、咨询、购票、候车、上车等全过程的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无障碍设计的范围: (1)站前广场、人行通路、庭院、停车车位; (2)建筑入口及门; (3)水平与垂直交通; (4)售票处、检票口、旅客候车及休息区; (5)行李托运、提取、寄存及商业服务区; (6)站台、天桥、地道、引桥及旅客到达区; (7)公共卫生间; (8)家具、器具及设备。 1.站前广场无障碍设计 站前广场出入口与人行横道交接处,应设坡度不大于1:20的缘石坡道,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三面坡坡度不应大于1:12,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当确有困难不能达到时,坡度不宜大于1:8。坡道高度每升高1.50m时,应设深度不小于2m的中间平台,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 缘石坡道类型、坡度及宽度(图片选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G:\第一部分客运站建筑设计原理\原理图片\第三章\图3.5.5 洗手间通道及厕位最小面积.jpg(图片选自《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 2.建筑入口无障碍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供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应设在通行方便和安全的地段,当室内设有电梯时,应尽量靠近候梯厅; (2)室内外有高差时,应采取坡道连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50,坡道宽度不应小于0.90m,坡道两侧应在0.90m高度设扶手,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 (3)出入口的内外,应保留不小于1.50m×1.50m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 (4)出入口设有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有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行净距; (5)必须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残疾人入口,包括紧急出入口在内,所有的出入口都应该能够让残疾人利用; (6)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采用自动门,也可以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并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 供残疾人通行的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5m,检票口处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9m。 无障碍候车、检票口及售票口适宜于安置在一层,当需要在楼层设置此类功能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 轮椅回转面积不小于1.50m×1.50m,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m×1.40m,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 洗手间通道及厕位最小面积(图片选自《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 残疾人专用厕所 3.6 站房部分防火疏散 一、防 火 依据《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汽车客运站的耐火等级,一、二、三级站不应低于二级,四级站不应低于三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200㎡。地下、半地下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以上所述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果有些地方还需要连通或开口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和水幕代替防火墙分隔。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 客运站地下层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共享空间和自动扶梯开口处均设有防火卷帘。 二、疏 散 候车厅必须设有至少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每个安全出口净宽不小于1.40m,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 室外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得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