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品德》实践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思想品德》实践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一、解读社会现象类
这类试题常常选取一些社会热点和某些社会现象作为背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进行归纳、分析、理解和说明。
[典型试题](2014年河北省中考试题)权威发布近十几年来,旅游已成为国人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出境游人数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已达8300万人次,2013年增至近9000万人次。
探究一:据“权威发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陋习扫描──我国一些游客出境游不雅行为剪影
探究二:综合“权威发布”和“陋习扫描”,分析归纳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怎样的不协调。
[解题方法指导]要解答好此类试题,考生就必须在平时多关心社会热点,勤于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果考生平时对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不够,对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缺乏了解、思考、分析和理解,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出材料所讲的要点,然后回归教材,寻找知识支撑,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参考答案]探究一: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探究二:我国一些公民的文明素质与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不协调。
二、设计活动方案类
这类试题一般会给出具体的情境,让考生按照要求设计某项活动(如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主题班会等)的主题、形式、目的、程序等。
[典型试题](2014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试题)中考结束,我们将迎来又一个暑假,但同学们的安全教育不能“放假”。假如你和同学们将进入社区(村庄)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防范意外伤害,我们共同努力 活动形式 (1)(只需设计一种) 活动步骤(与活动形式一致) (2) [解题方法指导]要答好此类试题,考生平时应多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熟悉各种活动的要求及程序。有了这样的生活积累,解答此类时才能游刃有余。如果试题要求设计某项活动的整体方案,就可从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对象、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考虑。活动的过程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解答此题时,所确定的活动形式,应当属于教育宣传类,适合在社区(村庄)进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活动步骤应与活动形式一致,并从实际出发,具有可行性。
[参考答案](1)图片展览、板报宣传、张贴宣传标语、文艺演出等(写出一种活动形式即可)。
(2)例答:图片展览的活动步骤:①搜集、创作与未成年人安全知识相关的宣传图片。②设计栏目内容,购置相关材料,制作图片展板。③进入社区(村庄)进行图片展览。④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
三、参与实践活动类
这类试题常常让考生参与某种实践活动,要求考生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如让考生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知识竞赛、辩论、模拟法庭、主题班会等活动,要求考生分析解决某个问题,就解决某种社会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谈谈参与活动的收获、启示、感情等。
[典型试题](2014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试题)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活动,建设“清丽湖州”,某校九年级学生对我市治水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活动。
【活动一:探查身边“清清河”】同学们探查了市区的主要河道,发现原来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不见了,河水变清了,河道两旁整洁优美。但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他们也看到河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于是马上打电话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
【活动二:寻找治水“好声音”】同学们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治水好举措。
(1)为撰写调查报告,同学们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了一张简表,请你帮助完成。
调查主题 “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 调查方法 ? 思考与建议 反映的现状(根据活动一) ? 我们的建议(根据活动二相应举措) 建议一:要落实治水工作责任制,将治水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建议二: (2)运用“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同学们的行为。
[解题方法指导]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弄清活动的程序,明确活动要求;其次,审明题意,弄清答题要求;第三,回归教材,寻找知识支撑;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据,提的建议应切实可行,谈的启示和感悟应切题,切忌“大而空”。解答本题的第(1)问时,首先应根据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方法。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实地考察、上网查询、访问、座谈、问卷调查等。根据本题的调查内容,选择前两种方法比较合适。然后,仔细阅读“活动一”,分析其反映的现状。接着,根据活动二中的“举措二”提出合理建议。解答本题第(2)时,要回归教材,联想到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答题。
[参考答案](1)调查方法:实地考察、上网查询等。
反映的现状: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