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循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循环

韩国济州岛 这是2013年7月30日在广西桂林漓江拍摄的喀斯特景观。 羚羊峡谷的地质构造是著名的红砂岩,谷内岩石被山洪冲刷得如梦幻世界。山洪经常从这里以惊人的力量喷涌而出。 最新考纲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壳的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纲解读 1.学会分析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2.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岩石的概念。 3.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转化过程,以及在生产 和生活中应用。 4.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2)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  )。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 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解析  第(1)题, ①圈层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②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④圈层为外核,其物质状态为液态。 第(2)题,“磁暴”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地球大气圈无关。 答案 (1)C (2)D 1.岩石 (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 组成的体积较大的 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典例剖析】 (2009·江苏地理)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年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题 答案 (1)D (2)A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箭头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断层的形成与①有关 D.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 (2)下列能够反映甲→乙转化过程的是(  )。 A.长石→花岗岩 B.页岩→板岩 C.化石→石灰岩 D.大理岩→石灰岩 解析 (1)沉积物经①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甲——沉积岩;岩浆侵入地壳中经②冷却凝固形成丙——侵入岩;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经④变质作用形成乙——变质岩;变质岩经③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2)根据上题分析,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对照各选项可以发现,花岗岩、石灰岩不属于变质岩。 答案 (1)D (2)B 3.(2012·浙江文综,4)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下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解析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是丹霞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沉积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是花岗岩。 答案 C 2.(2013·上海地理,5~6)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 第(1)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