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高效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高效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一、教学行为研究在升温; 二、我的看法与教学行为观察方法; 三、课堂教学行为效能的观察与分析; 四、与大家共勉。 一、教学行为研究在升温 1.教学行为研究正在热升温; ?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理念与行为的脱节,教师都知道新课程理念,但课堂上大量存在低效、无效的教与学的行为; 为了追求成绩,实际的效果却事与愿违; ?校本教研的困境: 在教师层面,对内容的研究已近饱和; 只研内容,不研行为, ?学术研究状况: 以“教学行为”为题名在网上搜索,共搜到: 432篇论文,其中上世纪80年代2篇,90年代39篇,本世纪8年384篇。其中博士6篇,硕士151篇。 2.前人研究过吗? (1)国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研究高峰; 弗兰德斯的互动分类分析体系(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简称 FIAC,它是最早的被公认和广泛使用的对教学行为的量化研究工具,影响了许多其他编码体系的设计。FIAC用于研究课堂教学中言语互动,它把师生的言语活动分为十个类别每个类别都用不同的数字进行编码。 问题: 结论的不稳定性; 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 美国课堂的结构松散。 (2)国内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 早期的两本著作: ?柳夕浪《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早期有影响的两篇文章: ?孙立仁等. 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聚类分析的实验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3) ?杨乃林. 中学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成效的相关研究[J]. 渤海学刊,1997,(3) 近年来几项研究成果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尹筱莉. 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7. 姚利民. 有效教学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梁永平. 理科教师教学行为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研究的方法与焦点 课堂观察、质性分析 对讲解、板书、问答等单个行为进行质性分析; 研究间接的行为。 对教学行为的研究成果年代久远、零星杂乱、化学课堂几乎空白。实施中的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缺乏研究教学行为的方法和理论的指导。 二、我的看法与教学行为观察方法: 1. 核心观点: 第一点:把现象分解为行为,能找到教学成效的决定因素; 实例:NBA电子游戏的启发 ?从行为视角观察课堂的维度 ◎课堂板块间的逻辑关系; 一节课的逻辑主线是什么?是否一致且一贯到底? ◎每一具体任务完成的行为及其组合方式; ◎任务间、任务内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 ◎对教学行为价值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点:教学行为链是决定教学效能的关键要素; “布置任务——独立思考——学生发言——教师概括” “提出问题——教师讲解——学生练习”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学生练习” 2.基本假设:对内容把握准确、到位; 3. 基本条件: 化学课堂的结构良好: 环节的相互配合与铺垫,课堂活动间逻辑主线的清晰和连贯 4.教学成效的决定因素 5.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量化观察 在对870多节课堂的观察基础上,对已有研究中教学行为的表述进行三次梳理,确定了2大类,7小类,共20种的教学行为对类别系统; 建立了2大类5小类的教学行为链类别系统。 化学课堂结构的CPCP模型 从课的进程来看: 教学行为的测量维度: 观察结果(1)化学课堂最常见8种教学行为对 讲解陈述、汇报交流、实物展示、提出问题、讲问齐答、板书展示、动手书写和布置任务 8种行为对是目前化学课堂最主要的教学行为对,或者说,我们的化学教师主要是通过这八种教学行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2)变换频率一般在 0.6次·min—1 ~1.3次·min—1 之间 ; (3) 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的种类数一般为7.8种·节—1~12.0次种·节—1的范围内 (4)讲问齐答是经常出现在低效课堂的教学行为对。访谈发现,想节约课堂时间,又想让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时又不设计要提出的问题,是讲问齐答行为对泛滥的原因。预先设计好要问的问题,将讲问齐答分解为讲解陈述和提出问题是减少这种低效教学行为对的最佳方法。 (5)“生生争论”、“学生提问”是重要的学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