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当代职校生品德教育中的心理特征
浅谈当代职校生品德教育中的心理特征
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 周人鉴
我是一个刚步出象牙塔、踏上职教三尺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
尽管社会上一些对目前职校学生不好的评价和看法,我已早有所耳闻,对于自己所选择的职教事业,我也曾立过“长期艰苦奋斗”、“诲人不倦”的决心和誓言。但当我真正面对了学生那一张张充满着稚气却又略显些桀骜不逊”等种种品德表现的形成与发展,同其个体或因中考落榜、或因学习不适、或因家庭贫困、或因自卑心强、或因脾气暴躁、或因人际关系紧张等多种矛盾心理并存的特殊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如何正确、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身心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无疑对做好学生品德教育的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除了与学生作大量的心灵沟通和语言交流之外,我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的了解和掌握。渐渐地,从这些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心理特征:
1、失落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职校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同样,都具有优等生的各种品质,但是一场中考的失利无疑把他们排到了优等生行列之外。父母的抱怨,内心的愧疚,总使他们觉得心理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由于此种心理作怪,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太愿意和其他学生交往,人为地为自己创设了一种孤独的环境和氛围,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感情上得不到交流,人际交往的圈子就会不断缩小,自然产生一种失落感。犹如几只掉队的大雁,在高空中盘旋哀鸣,总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2、恋旧心理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感情,职校生亦是如此。触景生情,回忆自己美好的过去,那是经常的事,只要处在特点的环境中就会有这种活动。一旦自己的进步得不到肯定,或受到批评与委屈,或遇到困难与挫折,往往就失去信心,感到自己前途的渺茫,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常常会依恋过去,回忆以往美好的一切,并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安慰自己,给自己以信心。但当这种安慰饱和之后,留在内心的将是无法派遣的孤独与失落。
3、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是在他人超越自我时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反映。适度的嫉妒之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作前进的动力,是超越他人力量的源泉。当我们的学生步入了职校的大门,他们中一部分人的自信心与上进心并没有完全消失。正因为嫉妒心,使得他们苦学技能,努力实践,最终成为了众多职校生中的娇娇者,当然这是积极的一个方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正由于这种嫉妒的心理,他们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最后走向了极端,做出了一些危害性极强的事情。
4、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较为普遍的心理特征,但在职校生这个群体中逆反心理的表现尤为突出。学习的不适应,心理的失落,人际关系的紧张等原因使得他们以常会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而这种情绪宣泄所带来的效果往往是负面的。面对批评和责怪,他们会用更加过激的言行来应对,甚至对家长和老师产生不满情绪,对社会抱有敌视态度,总是寻机报复。
5、懒惰心理
学生进入职校后,在思想上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初中阶段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再加至这个年龄段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原因,在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内容的时候,他们往往一时无法适应。即使适应了,但当他们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就又会出现行为上的懒惰,总是想一百做五十,总是今天的事情想等明天再做,总也做不到言必行,行必果。
结合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理论,再反观当前职校生在面对学校日常行规教育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认识错误、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习惯不良等种种不和谐的现象,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正是由于这些带有共性的心理特征存在所致。而造成当前职校生中部分“后进生”和“劣迹生”品德不良、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有其客观因素,如: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教育的失误或不当等;自然也有其自身的心理原因。
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的点滴经验与教训,认为:对当前职校生的品德教育除了要进一步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讲究育人的策略和方法以外,更重要的中教师要注重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抓住时机,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调控,帮助他们矫治不良行为。
【个案一】
XXX可以说是我们班上最出跳的学生之一。只要是班级中关乎违反课堂教学纪律之类的事情,总是有他的份。
一次,在机房上计算机实训课时,他和几个学生围坐在一个角落里,各自畅谈使用手机的经验,甚至还当场利用手机播放MP3歌曲,一边听,还一边轻声哼唱,全然不顾此时正在上课的教学氛围,对于任课教师的再三劝阻,他非但不听,还怔怔有词地建议教师说:“知道了,老师,我们再轻点声,不会影响你上课的。……”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以及大部分学生的操作练习,教师只能一面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制止,一面辅导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