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
前言 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可以说人类几千年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在过去的100多年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与消耗,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已经变成事实。森林在萎缩,海洋在叹息,草原在衰退,河流成了污水,大自然在呼救。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人们不得不开始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非洲饥荒 汽车排队加油 水域污染 沙尘暴 淮河被污染 酸雨的侵蚀 草原退化、沙漠化进程加快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并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理州经委 姜辉 目 录 一、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竣 (一)资源形势 (二)环境形势 (三)大理面对的资源和环境实际 (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呼唤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循环经济 2、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 一、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竣 (一)资源形势 国际形势:有关资料显示,地球尚未开采的原油储量已不足2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连储量较多的煤炭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也不超过200年。当今世界,仍有几亿人吃不饱肚,喝不上洁净的水。人们为了寻找资源,把眼光盯向尚未探知的深海、高山、极地,甚至开始向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为了争夺资源,甚至甚至发动血腥的战争。 国内形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象一条腾飞的巨龙,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速度,在世界经济普遍疲软的大环境中一枝独秀。 但是,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资源实现的,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也十分严竣! 这是因为: 1、人均占有资源量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较为严重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品种丰富,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少有的资源大国之一。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 (2)煤碳资源:已探明煤炭经济可采储量达1145万亿吨,保有储量10063万亿吨,占世界经济可采储量的11.1%,但人均储量仅世界平均水平的79%;从煤炭需求来看,它又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面临着煤炭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的矛盾。 (3)石油: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33亿吨,占世界可采储量的2.4%,但人均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 从1993年起,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美国是石油进口头号大国, 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世界石油组织调整价格及国内其它原因,近年我国的出现了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4)水资源:水能资源蕴藏总量为6.7645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 8亿千瓦,两者均占世界第一位,但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约占全国总量2/3,全国有一半省市区的水能资源所占比重不足1%;淡水资源: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2200立方,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4个省、自治区的人均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 目前我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农作物旱灾面积4.12亿亩,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年均损失粮食200—300亿公斤;旱情严重时,全国农村有上千万人和数万头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全国城市缺水日益严重,我国663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8座为严重缺水城市;北方和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正常年份缺水量近7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同时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量开采、水位下降、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城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