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私营企业法人破产的几个问题[精品].doc

【2017年整理】私营企业法人破产的几个问题[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私营企业法人破产的几个问题[精品]

PAGE 注:本文写作于2004年(破产法修改前) 私营企业法人破产的几个问题 ——由私营企业法人破产案件畸少引发的思考 陈圣国 论文提要:私营企业法人倒闭后极少启动破产还债程序,这是不正常的法律现象。为此,本文对设立和运作有瑕疵的私营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及破产程序的启动和操作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和保护债权利益的对策及立法建议。主要观点:一、设立和运作有瑕疵的私营企业法人可以进入破产还债程序;二、在办理诉讼案件时,法院应强化清算义务人的民事责任、堵塞执行程序的法律漏洞、履行应尽的告知义务。三、企业帐册不全和财产下落不明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进入破产还债程序,破产程序在依法分配破产财产的同时,可适用“揭开法人面纱”理论追究股东民事责任。四、人民法院应当大胆受理私营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件。全文共7 000余字。 改革开放多年以来,私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平等主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私营企业法人数量众多。温州民营经济发达全国闻名,据报载,截至2004年第一季度末,全市有各类私营企业3.56万家。 韩祖英 金咸 韩祖英 金咸:《温州个体户总数廿三万》,2004年4月13日《温州日报》,第6版经济新闻。 笔者认为,目前法院私营企业法人破产案件畸少的原因主要有:一、私营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可以申请破产的案件未进入破产程序;二、私营企业法人自身在设立、运作上存在瑕疵,法院普遍认为此类企业不符合破产条件,以致于当事人提出破产申请也不能进入破产还债程序;三、破产法律制度不完善、现行法律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笔者不揣浅陋,从我国现有破产法律制度出发,对私营企业法人破产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对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一、设立和运作上有瑕疵的私营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 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务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三种。私营企业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破产能力,这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私营企业系私人投资,较多存在设立或经营运作上的瑕疵,如虚设股东、出资不足或抽逃资本、财务制度不规范、股东财产与企业财产混同等等,在认定有瑕疵的私营企业法人是否具有破产资格时,往往存有争议。一般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0条和《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破产若干规定》)第四条均规定,破产企业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 司法实践中一直对私营企业法人破产能力进行实质审查,与最高法院以下两个司法解释有关。早在1987年12月最高法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处理个体、合伙经营及私营企业领有集体企业〈营业执照〉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对名为集体实为合伙或个体的企业进行实质性审查,按实际认定企业性质。最高法院法复(1994)4号《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对领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也作了实质审查的规定。笔者认为,以上司法解释是对企业经济性质和企业投资者民事责任承担问题所作的规定,对审查企业法人是否具有破产能力不具有针对性,在审查企业法人破产能力时不应适用。认定企业是否具有破产资格,应该从企业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角度分析。我国法律对企业法人的设立采核准主义,企业法人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即应视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享有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企业法人的设立或运作存在瑕疵,法院如何认定企业法人资格,涉及到行政权与审判权的相互关系问题,审判权对行政权的审查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且是有限度的。在私法领域,法院不应当依职权审查行政登记的效力。既使企业法人瑕疵设立构成设立无效,也应当有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法院才予以审查。因此,在认定企业法人是否具有破产能力时,不宜依职权进行实质性审查。对类似问题,最高法院曾有过倾向性意见。李国光副院长在公布最高法院《破产若干规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些企业虽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未投入注册资金或投入的注册资金未达到法定最低数额,能否申请破产是一个问题。考虑到破产清算是目前惟一有法律保障的清算程序,若干规定在坚持企业投入人应当承担投资不足的法律责任的前提下,从以法律手段推广破产清算的基本思路出发,没有拒绝这些企业破产还债退出市场。与企业不经清理就关门走人相比较,这种企业退出市场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法司法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